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绵毛优若藜在我国干旱区的适应性



编号 zgly000051815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绵毛优若藜在我国干旱区的适应性

学科分类 220.1060;森林生态学

作者 刘虎俊  王继和  张国良  李德禄  李爱德  安富博  乌云塔娜 

作者单位 甘肃省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  蓄集峡水利枢纽工程筹建处  中南林学院 

母体文献 牧草与饲料 

年卷期 2007,1(2)

页码 39-42

年份 2007 

分类号 Q948.118 

关键词 干旱区  绵毛优若藜  生物学表现  适应性 

文摘内容 绵毛优若藜是北美洲的特有种,被引种到我国的干旱区后,其生物学特性和生态适应性都有所变化。在引种地,绵毛优若藜的物候期较原产地推迟,夏秋季所生的簇生叶保持绿色,表现为准常绿灌木。绵毛优若藜的年生长呈单峰型,其高生长和径向生长的高峰期均在7-8月。绵毛优若藜的生态幅较宽,在气温10-30℃之间,种子都可发芽。绵毛优若藜耐土壤贫瘠、耐沙埋,喜欢偏碱性土壤,在养分条件较差的沙丘和pH值为7.0-9.0的沙壤土上均能生长,在透气性较好的沙土上生长量较粘土大。当沙土的土壤含水率为1.69%。3.30%,粘土的土壤含水率为9.04%。16.14%时,绵毛优若藜萎蔫。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