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千岛湖秋季社鼠种群年龄结构及繁殖状况初探



编号 zgly000060823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千岛湖秋季社鼠种群年龄结构及繁殖状况初探

学科分类 220.1060;森林生态学

作者 孙波  鲍毅新  张龙龙  赵庆洋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生态研究所 

母体文献 兽类学报 

年卷期 2009(3)

页码 269-276

年份 2009 

分类号 Q142.9  Q958.1 

关键词 社鼠  千岛湖岛屿  年龄结构  繁殖 

文摘内容 2007年9~11月,对千岛湖不同类型岛屿捕获的123只社鼠的年龄结构及繁殖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9—10月为千岛湖区社鼠种群的繁殖高峰期,较同纬度其他地区早。雌鼠从亚成年组出现怀孕个体,雄鼠较雌鼠性成熟早,幼年组已出现睾丸下降个体。大、中、小型岛屿年龄结构不同,分别为稳定型、衰退型及增长型。岛屿大小能够对社鼠种群繁殖指标产生影响,大型岛屿雌鼠繁殖指数(1.96)与平均胎仔数(4.9±0.35只)及雄性个体睾丸下降率(50.0%)均较高,社鼠种群稳定;中型岛屿雌鼠的繁殖指数(3.45)与平均胎仔数(5.17±0.42只)为3种类型岛屿中最高,并且雄鼠的睾丸下降率(64.7%)也相对较高,有利于社鼠种群数量增加;小型岛屿雄鼠的睾丸下降率虽然最高(68.4%),但雌鼠繁殖指数(0.75)与平均胎仔数(4.00±1.53只)均较低,且参与繁殖的主体成年组性比(10:5)失调,种群易出现波动。另外,社鼠的繁殖情况与植被类型和人为干扰也有较大的关联。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