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63103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种间杂种染色体配对所揭示的披碱草属植物S_tY基因组分化及其进化意义
作者
卢宝荣
BjφrnSalomon
作者单位
教育部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DepartmentofCropScience
TheSwedishUniversityofAgriculturalSciences
Alnarp
Sweden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所
上海200433
母体文献
生物多样性
年卷期
2004年02期
年份
2004
分类号
Q943
关键词
Elymus
种间杂种
减数分裂
同源性
基因组
同倍体
物种分化
文摘内容
在同倍体(homoploid)植物杂交-分化的物种形成(speciation)过程中,杂交后代与亲本之间的有效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关键。杂种与亲本在时间、空间、生态环境和基因水平上的隔离,保证了杂种后代的分化和稳定,并逐渐形成新物种,为了研究披碱草属(Elymus)含St Y基因组四倍体物种的系统演化关系,本文对来自亚洲不同地理分布区的26种披碱草属植物进行了大规模的种间杂交和杂种F1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行为的分析。结果表明各物种之间有不同稃度的杂交亲合力,杂交结实率在各杂交组合之间有较大的变异(在4.8%-100%之间);但各物种之间的杂种F1完全不育。证明各物种之间形成了明显的生殖隔离。种间杂种F1减数分裂中期一Ⅰ染色体配对分析的结果进一步表明,St Y基因组随各披碱草属物种地理分布的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分化。来自同一分布区(如东亚或西亚分布区之内)物种的St Y基因组分化程度较低,但来自不同分布区(如东、亚和两亚)物种之间相同的St Y基因组具有显著的分化。表明地理隔离对含St Y基因组物种的分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种间和种内杂种F1的减数分裂异常现象和染色体配对频率变化规律的分析,作者认为细胞学水平的变化,如基因组同源性的分化和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等都在杂种后代与亲本之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