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基因工程在花色改良中的研究进展



编号 zgly000131125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基因工程在花色改良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 张金锋  刘永华  施雪良  屠娟丽  费伟英 

作者单位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 浙江嘉兴314001  浙江嘉兴314001 

母体文献 广西园艺 

年卷期 2006年06期

年份 2006 

分类号 S68 

关键词 花色素苷  基因工程  矮牵牛  生物合成途径  结构基因  类黄酮  研究进展  查尔酮合酶  表皮细胞  调节基因 

文摘内容 决定花色的化合物主要是类黄酮、类胡罗卜素及甜菜色素。这些色素通常都是分子量不足300道尔顿的次生代谢产物,存在于细胞液中[1]。类黄酮种类繁多,但它们都有共同的基本结构,即由两个芳香环(C6)被一个C3单位联结成的15碳化合物。根据C3单位氧化程度的不同,类黄酮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例如,黄酮醇、黄烷酮、异类黄酮及花色素苷等。由于花色素苷合成后主要积累在花瓣表皮细胞的液泡内,其化学结构会受液泡内生理状态的影响而改变,从而显现不同的颜色。基因工程运用于多种作物中已经取得初步成果,那么利用基因工程能否来改良花色,笔者查阅众多文献,总结了基因工程在花色改良中的研究进展。1基因工程改良花色的技术途径1.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