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73830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光周期和外源铁对番茄光合特性、果实品质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作者单位
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山西省设施蔬菜提质增效协同创新中心
母体文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
2022,50(1)
页码
104-111
年份
2022
分类号
S641.204.7
S626.5
关键词
番茄
外源铁
光周期
光合特性
果实品质
文摘内容
【目的】探究不同光周期条件下不同浓度外源铁(EDTA-Fe,简称Fe)对番茄光合特性、果实品质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为基于光周期和Fe营养协同促进设施番茄营养品质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草莓柿子番茄为试材,设置2个光周期(12 h/12 h和16 h/8 h),进入开花期后在番茄叶面喷施不同浓度(0(CK),100,150,200μmol/L)Fe肥,研究光周期和外源Fe对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性、果实品质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2种光周期下,随着外源Fe浓度的增加,番茄叶片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类胡萝卜素(Caro)、叶绿素总含量(Chl a+b)以及净光合速率(P_(n))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并且当Fe浓度为150μmol/L时Chl a、Chl b、Caro、Chl a+b含量和P_(n)均最高;与CK相比,各Fe肥处理番茄叶片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蒸腾速率(T_(r))总体均显著升高。2种光周期下,随着外源Fe浓度的增加,番茄果实可溶性糖、V_(C)、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番茄红素含量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并且当Fe浓度为100~150μmol/L时,以上指标含量均较高;可滴定酸含量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与12 h/12 h光周期下同一处理相比,16 h/8 h光周期下番茄叶片Chl a、Chl b、Caro、Chl a+b含量和P_(n)以及果实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番茄红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2种光周期下,叶面喷施Fe肥对成熟期番茄果实K、Ca、Mg、Zn、Fe、Mn含量影响有明显差异。【结论】外源Fe可有效促进不同光周期下番茄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的提升,且以16 h/8 h光周期下叶面喷施100~150μmol/L Fe肥的促进效果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