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云南断陷盆地喀斯特4种典型种植模式的能值分析



编号 zgly000164179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云南断陷盆地喀斯特4种典型种植模式的能值分析

作者 邹志刚  张浩  曾昭霞  张建云  赵杰军  包松莲  曾馥平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母体文献 应用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8年08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F326.1 

关键词 能值分析  石漠化控制  石榴  可持续发展  云南省 

文摘内容 准确评价断陷盆地的典型种植模式,可为当地提供科学的种植指导.本研究运用能值分析的方法,对云南省蒙自市万寿菊种植模式、石榴种植模式、石榴+草+羊模式与传统的玉米种植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了这些石漠化治理模式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石榴种植模式[环境负载率(ELR)为13.80,能值恢复率(ERR)为0.41]和万寿菊种植模式(ELR为0.30,ERR为-2.87)的生态效益低于传统的玉米种植模式(ELR为1.30,ERR为4.64),但是它们的单位净经济效益(EPBU)分别为玉米种植模式的3.05和59.98倍,说明前两者的经济效益都超过玉米模式;石榴+草+羊种植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最高.添加牧草+牲畜子系统到石榴种植模式能够使石榴+牧草+牲畜的种植模式同时拥有较高的生态效益(ELR为4.95,ERR为0.63)和经济效益(EPBU为玉米模式的71.38倍).建议当地政府增加对万寿菊模式和石榴+草+羊模式的技术支持,包括优化肥料投入结构、作物种植和牲畜养殖工艺;同时,政府可为果品和鲜花的采摘建立短期的劳务市场.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