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林业行业动态

用创新赢得实绩 以实绩标注担当



中国绿色时报文章


转基因林木试验“双随机,一公开”现场检查


邀请育种人到新品种测试现场进行确认


湖北赤壁竹林认证审核


“德油2号”油茶新品种单果


专家指导荔波种植户种植木耳

科技发展中心2021年开新局谋新篇
用创新赢得实绩 以实绩标注担当
91923件!最新一期《中国林业和草原知识产权年度报告》中,2020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数据库公开的林业相关专利的总数据非常“抢眼”。
受理1442件!授权761件!2021年受理授权植物新品种数量再创新高,同比分别增长38%和73%。
……
数据的持续攀升,意味着我国林草业实力的增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发展中心2021年以更多的激情、更勤勉尽责的管理和服务,助力林草业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是林草事业发展的灵魂和成长的第一动力。2021年,国家林草局科技发展中心围绕知识产权保护、植物新品种创制、维护生物安全、推进森林认证、提升智力引进、履约和国际合作等工作,拓深拓新迈出坚实步伐。
知识产权,托起林草事业未来
知识产权作为国家、地区、行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
——林草知识产权,“量稳”“质升”。
2021年科技发展中心出版的《2020中国林业和草原知识产权年度报告》中数据“亮眼”,2020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数据库公开的林业相关专利共计91923 件,其中林业科研院所的专利公开量为1613件、林业高等院校的专利公开量为9179件。这组数据,印证了我国林草事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活力增强、成效显著。
为促进林草知识产权走向公开化、社会化,实现信息共赢,2021年科技发展中心加快完善了林草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基础数据库15个,新增数据量10万多条,入库数据记录累计160多万条。
——让科技项目扎根泥土,结出“脱贫果”。
为促进林草知识产权转化运用项目结出硕果,科技发展中心以广西罗城、龙胜和贵州独山、荔波4个生态帮扶定点县为突破口,组织专家到一线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据了解,2021年累计组织专家现场考察调研10次,培训125人次,带动帮扶贫困户16户。
——依据顶层“主心骨”,落实纲要计划。
科技发展中心为助力我国林草事业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认真履行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职责,积极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2021-2022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和规划实施推进计划》,顺利通过了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中宣部、市场监管总局对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1年知识产权保护的检查考核工作。
植物新品种,为行业发展植入“芯片”
如何在全球市场竞争中把握主动权?如何为林草事业发展注入原动力?科技发展中心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促进优良新品种不断涌现,努力为林草事业发展植入更多“芯片”。
——发布《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林草部分)(第八批)》,将芦竹属等9个林草生产和生态建设中急需的属(种)纳入保护范围,进一步满足育种者的申请保护需求。
——受理授权新品种数量再创新高。全年共受理1442件、授权761件,受理件、授权件双双再创历史新高。为优化服务和管理,2021年科技发展中心推出了“林草植物新品种保护管理系统”,将受理周期压缩到50天以内,授权公告由一年发布2批增加到3批,确保了受理授权数量的稳步增长。
——行政执法出利剑。组织全国林草系统开展打击侵犯植物新品种权专项行动,召开林草植物新品种行政执法工作座谈会,针对执法难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积极探讨解决方案。
——新品种惠农步履不停。加大新品种转化运用力度,启动优良林草植物新品种转化运用试点单位建设,拟定工作方案,推进新品种惠农,助力乡村振兴。
——植物新品种测试站正式启动。2021年,国家林草植物新品种菏泽测试站正式投入使用,加快牡丹新品种实质审理和授权速度,催生一批优良牡丹新品种。科技发展中心全年共组织完成木麻黄属等14个属(种)的植物新品种测试指南编制和200余件新品种田间种植测试。
——多渠道宣传林草植物新品种保护。在各类媒体、网站发布通讯文章15篇,其中1篇被中国政府网转载。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报送周情快报37条,1篇动态文章被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办公厅采用。
生物安全,绘制科学管控“路线图”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和前沿生物技术的发展,涉及生物安全的动植物和微生物遗传资源流失、外来物种入侵等问题日益凸显,面对各类生物安全威胁,林草行业如何防范生物安全风险?如何科学合理利用林草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科技发展中心通过积极开展林木转基因工程活动行政许可、转基因林木生物安全监测及监督检查、外来物种调查研究、林草遗传资源多样性评价等工作,为生物安全绘制科学管控“路线图”。
——站好“服务岗”,从严办理林木转基因工程活动行政许可。2021年,科技发展中心累计受理中国林科院、东北林业大学、广西林科院、青岛农业大学开展转基因林木中间试验申请11项,组织专家进行安全评审,通过网上审批平台下发行政许可12项。
——念好“紧箍咒”,加强转基因林木生物安全监测及监督检查。贯彻落实《生物安全法》,科技发展中心采用长期监测与随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许可的转基因林木试验进行6批次长期监测,委托科研单位科学评价转基因林木的生长特性和遗传稳定性,常态化跟踪监测转基因林木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同时在山东省、河北省和辽宁省行政区划内,严格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程序对转基因林木试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建好“护城河”,开展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相关工作。配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专班制定与审查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技术规程,做好植物组的普查试点工作,赴贵州省和云南省参加红火蚁外来入侵物种防控联合调研。指导承担外来物种调查与研究项目的各有关单位,高质量完成项目收尾工作。
——筑牢“防火墙”,提高林草遗传资源保护利用效率。2021年,科技发展中心在原有的10个林草项目基础上,新增10个林草遗传资源遗传多样性调查与评价项目,涉及短萼黄连、枫香等珍贵濒危树种,以及对高寒牧区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的老芒麦等草类资源的遗传资源遗传多样性调查与评价。
森林认证,擦亮绿色发展“底色”
森林是绿色发展的基础,开展森林认证就是促进绿色发展。
——发挥“领头雁”作用,让绿色发展走实走深。
2021年,森林认证试点示范成效显著。持续推进山西、云南天然林保护修复认证试点工作,并编制天然林保护修复认证方案。组织开展森林碳汇相关调研和知识培训,积极推进竹林认证与竹林碳汇认证的协同示范。
——加固“四梁八柱”,让绿色发展稳步升级。
2021年12月1日起,国家标准《中国森林认证 森林经营》(GB/T 28951-2021)正式实施,森林认证标准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组织完成了《中国森林认证 竹林经营》国标的测试、专家审查与标委会的评审工作。组织申报了《中国森林认证 碳中和 森林碳汇》《中国森林认证 碳中和产品》2项国标,已通过国标委组织的专家答辩。组织完成了《中国森林认证 自然保护地资源经营》行标报批稿,已提交国家林草局科技司申请发布实施。
——贴上“绿色标签”,让认证方端起“金饭碗”。
在新疆阿克苏地区,科技发展中心启动了森林认证实践工作,指导阿克苏地区林业技术推广中心、温宿县木本粮油林场等4个单位建立了可持续经营管理体系,按照认证标准要求改进经营管理措施,指导开展第三方审核,并获得认证证书。目前, 9万枚认证标识已经送达获证单位,为阿克苏冰糖心苹果、纸皮核桃等认证产品加载标识进入市场提供了有力保障。
科技发展中心积极与市场监管总局沟通,做好认证认可条例修订工作,并推进森林认证产品纳入政府采购;《中国森林认证 森林经营》等6项认证标准已纳入发布实施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
——孵化专业人才,逐步壮大认证审核队伍。
开展线上线下专项培训超过10次,累计培训超过1900人次。与国家认证认可委员会联合培养森林认证机构认可评审员2人。
智力引进,强健林草健康肌体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科技发展中心大力开展引智工作,充分利用国外的人才智力资源,为提升我国林草科技高质量发展助力。
——成功推荐德国籍森林问题知名专家海因里希·施皮克尔荣获2021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
——2021年获批国家外国专家项目8项、投入资金140万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级“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引智基地,获批资金45万元。
——开展林草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工作。签订了2项林草引智示范推广项目,以项目为依托开展了“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高端科技更好服务基层群众。
——制定《林草引进人才、示范推广项目管理办法》。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规范管理林草引进人才、示范推广项目,使项目管理和经费使用更具林草行业特点。
——出版《林业和草原引智出国(境)培训报告汇编(2016-2019)》。加强引智出国(境)培训成果和人才交流成果宣传。
——完成“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人才交流合作成果征集,推荐林草系统优秀外国专家参与《中国日报》“百名外国人看中国”系列报道。
——收集2018年引智因公出国(境)培训高质量成果报告5篇,推动培训出成果、有成效,为后期引智工作奠定实践基础。
履约合作,彰显中国林草“国际范”
科技发展中心充分利用履约合作平台,增进世界各国与中国的对接,提升中国林草事业国际话语权,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
——成功推动中文成为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工作语言。
中国作为植物新品种保护大国,申请量连续多年位列世界第一,中文加入UPOV工作语言,是中方履约工作的重大突破,将方便我国育种人了解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形势和进展,提高我国在UPOV履约事务中的参与度和影响力,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
——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提升我国林草事业国际影响力。
参加观赏植物和林木工作组、东亚论坛等国际会议,线上参会超130小时;续签中欧植物新品种战略合作协议,首次线上召开植物新品种保护国际研讨会,组织380人次参与国际会议和培训,主动参与国际交流合作。
——履行大国职责,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
积极履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相关职责。参加FAO森林遗传资源政府间技术工作组第六届会议,就森林遗传资源获取与利益分享、数字化序列信息和闭会期间工作安排进行讨论,参加《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中方代表团系列会议。同时,开展了“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林业知识产权政策分析研究。
——与国际接轨,让更多森林认证产品获得国际“绿色通行码”。
科技发展中心及时跟进森林认证国际进展,根据森林认证体系认证计划(PEFC)要求,已经完成再互认文件首轮评估。
​国家林草局科技中心 2022-01-19

关键词 科技  科技创新  科技发展  专利  知识产权  植物新品种  生物安全  森林认证  智力引进  履约合作  图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