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锋惠,果树栽培学博士,新疆林科院经济林研究所红枣榛子研究室主任。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林业科研的基层女科技工作者,她坚守科研初心,将自己的科研论文写在新疆这片大地上。
林果业是新疆高质量发展中的“八大产业集群”之一。30多年来,宋锋惠坚持以科研、生产为出发点、落脚点,主攻榛子、红枣、黑核桃等生态经济树种的高效栽培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先后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审(认)定品种9个,参与制定自治区地方标准27项,她个人也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自治区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率先引种“榛子、黑核桃和长山核桃”。1997年起,宋锋惠率领科研团队引种榛子开展品种筛选、栽培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北到阿勒泰,南至和田,都留下了她奔波的足迹。历经30年的持续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团队不仅为寒冷地区提供了生态经济效益高、发展潜力巨大的新亮点树种,还填补了世界“四大坚果”树种——榛子在新疆栽培的空白。实现了榛子树种在新疆从无到有、良种化栽培,开辟了世界干旱区新产区,示范区遍及全疆近50个县市和团场,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承担完成红枣树种的多项国家、自治区科技支撑项目。自2003年起,她带领科研团队承担完成红枣树种的多项国家、自治区科技支撑项目,不仅攻克了新疆枣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技术瓶颈,而且推动了新疆枣生产的标准化,使新疆枣的标准化生产步入全国前列。同时,研究团队探索的适合新疆特点的新技术新模式,创造了巨大经济社会效益,为打赢南疆四地州的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极大地促进新疆枣产业发展。
注重成果转化推广并取得较好的生态、经济效益。多年来,她积极开展巴旦杏、阿月浑子、无花果、葡萄等新疆特色经济树种的组培、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突破性地攻克了快速繁育巴旦杏、阿月浑子优良品种苗木的技术难关,加快良种快繁,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奖1项。2004—2017年,她和团队在全疆80余个县市特色林果、防沙治沙重点工程植树造林过程中,示范推广辐射面积达200万亩,为推进新疆GGR系列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推广应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创建“宋锋惠红枣榛子创新工作室”。她注重科研团队建设,带领的红枣榛子研究创新团队专注从事红枣和榛子树种在新疆的引种栽培、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发、技术培训等相关工作,由此创建了“宋锋惠红枣榛子创新工作室”这在新疆林科院尚属首例。
2018年以来,她持续参加“自治区林果提质增效工程科技服务”“百千万培训行动计划——林果科技进万家”活动。作为技术服务组组长,她积极助力脱贫攻坚,带领团队分别前往喀什、阿克苏、伊犁、博州、塔城、阿勒泰和昌吉7地州30余个县(市),积极挖掘各地州林果提质增效工作亮点,累计培训人数5万人次以上,为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3年初,宋锋惠在国家林草科技大讲堂作了“干旱区大果榛子高效栽培技术”专题报告,受到好评。在宋锋惠身上,既有女林业科研工作者那种特别能舍弃、能吃苦的可贵精神,也有不畏困难、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正因为这样,她才能三十年如一日,用自己的辛劳和智慧,助力新疆林果业蓬勃发展。(尹素萍)
中国绿色时报 2024-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