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省顺昌县境内富屯溪畔的大山深处,有一片郁郁葱葱的山林,数十年来,有60多亿株优质的杉木种苗从这里运出,在福建、广东、江西、四川等15个省区广泛种植。
这里就是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谁也想不到,60多年前的一片荒山野岭,会成为如今的“金山银山”。从1956年建场,到建成杉木第四代种质资源库,“洋林人”花了60年。6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洋林人”扎根闽北深山,秉持科技兴林的理念,持续开展杉木育种科研与推广应用,使我国成为世界三个有能力进行林业苗木第四代遗传改良的国家之一,创造了“世界杉木看中国,中国杉木看洋口”的奇迹,在大山深处演绎了“坚守初心,赤诚奉献,久久为功,科研报国”的“洋林精神”。
近日,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授予洋口国有林场杉木育种科研团队“八闽楷模”荣誉称号。
久久为功守初心
洋口林场场部一侧小山坳有一座墓碑,每年清明节,林场职工都要前往祭扫,他们缅怀的是我国杉木育种先驱——南京林学院(现南京林业大学)教授陈岳武。
1964年,陈岳武在洋口林场组建杉木育种科研团队,从此扎根林场,开展杉木遗传改良研究。在这里,他主持完成了多个杉木科研成果。1987年,他主持完成的《杉木第一代种子园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此时,陈岳武已因积劳成疾去世2年,终年50岁。按其遗愿,陈岳武的部分骨灰埋在了他深爱的洋口林场。
对“洋林人”来说,陈岳武是一座“灯塔”。
洋口林场原场长李寿茂曾跟着陈岳武学习、工作,他的职业履历只有一行:1970年7月到2005年11月在洋口林场工作。
1970年,李寿茂毕业分配到洋口林场,到场部报到的第二天,他就被一辆苏式卡车运到距场部20多公里外的西坑工区。西坑工区是1969年开辟的新工区,条件艰苦,工人都借住在农民家里。白天出工时,他和工人师傅们要把被子和草席卷起来,以免被农家的鸡鸭弄脏,晚上入睡前再铺开。在每人不到一米宽的“床”上,他度过了300多个夜晚。
1971年,李寿茂要结婚了,可婚房却成了问题。有一天,他发现刚建好的两幢土墙房之间有一条水沟通道,宽度不到1.5米,深度约4米,头顶两边屋檐伸出,恰似“一线天”。他灵机一动:这倒是个可以利用的好地方。他到山上捡来杉木尾巴等木料把水沟铺平,去稻田捡来农人丢弃的农膜洗净作屋顶,前后用木料作板壁遮风挡雨,又以墙体掏洞作支撑,建造了一个小“阁楼”。这个占地约5平方米的“一线天”成了李寿茂温馨的婚房,一直到妻子临产,他们才调整到土墙房里居住。在西坑工区,李寿茂一待就是8年。
从工区到场部,从普通职工到副场长、场长,李寿茂把所学知识和对林业的热情全部投入到洋口林场。
李寿茂说,1970年和他一起分配到洋口林场的大学生共有9位,其中的8位在20年中陆续离开了林场,唯有他留了下来。2005年底,李寿茂退休了。洋口林场的沟沟壑壑里,刻着他36年的时光。
一棵杉木做到底
李寿茂虽然退休了,但青山常在,后继有人。
“杉木育种工作就是要一代接着一代干。”1992年到洋口林场的黄金华,如今已是新一代杉木育种科研团队的领军人。
作为林场副场长的黄金华,每年春节前后都要带领科研人员着手准备杉木杂交套袋工作,为下一年的杉木第三代子代测定做前期准备工作。“杉木一年开花结实一次,花期多在春节前后,这是杉木杂交育种的重要时期,错过了就要再等一年。”黄金华说,这样的工作从2003年起,重复了13年,直到2016年4月我国第一个杉木第四代种质资源库建成。
2004年,洋口林场开始从传统的播种育苗逐渐转为杉木组培育苗。黄金华带领团队经过多年努力,建成我国最大的杉木良种苗生产基地,种苗产业成为林场新的经济增长点,每年为林场增加收入200多万元。
2018年5月,有家林业上市公司向黄金华抛出橄榄枝,高薪聘请他到该公司种苗部担任负责人,但黄金华拒绝了。
“洋口林场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养育了我,还有这里勤劳善良的林场干部职工对我的期盼,洋口林场这片热土才是我事业成功的基础和保障。我的事业离不开洋口林场,我愿意为洋口林场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黄金华说。
现任洋口林场种苗科科长李勇也曾拒绝高薪“诱惑”。
1997年,李勇从福建林业学校毕业,被分配到洋口林场元峰工区。当时整个工区只有7户人,主要业务是从事杉木各种测定林建设。
2002年,林场送李勇到福建省林科院学习组培技术,这对他来说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学成后,时任林场场长翁玉榛对他说:“林场良种方面的研究已经很成熟了,但在无性系方面还有研究空间,你可从林场筛选出的优良无性系中选几个出来做一做组培”。抱着试试的心态,李勇开始干了。“第一次诱导就失败了。”信心满满的李勇当时傻了眼,“太难了”。李勇总结经验,再试,又失败,经过数次失败与总结,终于诱导出10瓶无菌材料。
就是这样边摸索边试验,经过上万次反复对比实验,2006年,李勇和团队终于研究出了“洋020”“洋061”“洋003”等10个具有洋口林场知识产权的组培配方。此后,又经过数百次的扩繁、移苗、育苗等试验,建立了10个杉木无性系组培技术体系,杉木组培年产能突破1000万株,实现了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目前,林场已累计为社会供应了杉木优良无性系苗木8000万株。
2010年,有一家林业公司新建组培生产车间,急需组培技术管理人员,给李勇开出了高薪。
“我当时也心动过,但经过仔细考虑,觉得林场杉木组培刚进入轨道,真要放弃很舍不得,而且自己几年来一直做杉木组培技术研发,对杉木也有了感情。”李勇拒绝了企业的聘请,坚持做杉木新品种研发与产业化生产,也取得了丰硕成果。
2014年入场的李强是林场最年轻的一批技术骨干之一。李强是顺昌人,毕业后选择到洋口林场是因为离家近,但工作几年后,他对杉木育种研究越来越感兴趣。他说:“从第三代到第四代,很遗憾没有全程参与,希望能参与和见证第四代到第五代的育种工作,这是一种荣幸。”
大山深处写人生
洋口林场众多科研成果的背后,不仅有一代代科研人才的智慧,还有许许多多林场工人的默默付出。“大山深处写人生,无怨无悔作奉献”是所有“洋林人”的底色。
2009年2月初,人们还沉浸在春节的欢乐中,洋口林场杉木育种科研团队一线工勤人员已在开展杉木杂交套袋科研试验。根据花期观测,科研人员需抢在种子园花粉开出前15天内,完成该年度的杂交套袋任务。一线工勤人员要借助长竹梯在杉树中上部进行高空雌蕊套袋作业。
郑斌林是科研种苗班的老技术工,是这段时间套袋作业的主力队员。这天傍晚,为赶在天黑前完成最后几棵杉树套袋,郑斌林爬上架在枝条上的竹梯,树枝突然折断,他从离地约6米的高空重重地摔在地上,造成脊椎粉碎性骨折。经过50多天治疗,出院后的他身上永久留下了一块支撑脊椎的钢板。
在家休养不到半年,郑斌林就主动要求回到工作岗位。当得知林场要筹备营建杉木第三代种质资源库和种子园时,郑斌林又主动提出参与营建工作。“我身子好着呢,不就多了一块钢板。”郑斌林拍着胸脯说。
“钢板工人”郑斌林坚持参与每年度试验林的区划新建、上千亩试验林外业调查、数据整理、树体管理等科研工作。直到2017年,体检报告显示钢板已弯曲变形,医生建议他不能再从事体力劳动和野外作业,郑斌林才无奈退出一线,到后勤岗位工作。
“当时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工作结束后坐下来喝口水、吃口饭。”回忆起在山林里奔走的日子,郑斌林不禁低头抹去眼角的泪水。
60多年来,这里涌现了主动放弃回乡工作,并把名字中的“玲”改成“林”的女大学生刘大林;上山主动为他人开路,用“铁框框”挖坑,被称为“扫露水阿广”的郭厥广;有自学成才的“嫁接能手”吴昌强;为抓住盗砍杉木的不法分子,独自在深山蹲守了1个月的护林员林顺发……
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在大山深处谱写了一个又一个奋斗故事。时代在进步,林场在成长,“洋林精神”薪火相传。(刘丰)
新华网 2020-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