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林业行业动态

太原深化集体林改的“锚”在哪里?



  “森林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要健全管护体系,层层压实责任,高质高效开展扩绿、兴绿、护绿,扎实推进集体林改、林业碳汇等工作,切实做好古树名木‘一树一策’保护,牢牢守护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屏障。”11月14日,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韦韬在太原市巡林时指出,要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近4年来,太原市持续加大林草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将林草纳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来抓,累计实施各类营造林125万亩、森林质量提升67万亩、通道绿化533.2公里、村庄绿化491个、受损弃置地生态修复1.13万亩、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40项,全市林木覆盖率43%,在全省率先实现基本绿化总目标。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尽管太原市已基本消灭了宜林荒山荒地,但仍有一些零星分散、立地条件较差的地块,不仅造林难度大,就平衡生态绿化、耕地保护和开发建设三者而言,难度更大。同时,太原市传统林业产业基础薄弱,投资方式较为单一,如何将现有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更考验着太原市的智慧。
  对此,太原市从造林绿化、森林乡村建设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对策,特别对持续深化集体林改作出部署,明确要落实好市县乡林长三级包联制度和市级抓全面、县(市、区)抓特色、全面实施的集体林改工作机制,通过打造特色林草产业、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培育花卉种苗产业,进一步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确保改革成效。
  在特色林草产业方面,太原市将深入挖掘全市林草优势和特色,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林草产业。规划在清徐县西边山及河东区、小店区南部、晋源区西部山区、万柏林区西部、尖草坪区北部、阳曲县西部等区域,建设特色经济林精品种植基地。同时,加大干果经济林提质力度,在稳定发展红枣、核桃等传统干果经济林的同时,推动发展具有太原区域特色的红仁核桃、仁用杏、沙棘等新型经济林品种,在条件允许的地区探索建立特色林业产业示范基地,进一步完善延伸当地林业产业链条。
  在林下经济产业方面,太原市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坚持以林为主、生态优先的原则,完善林下经济规划布局,在古交、阳曲、娄烦等县(市)着力打造一批林下经济示范基地,进行林下中药材种植,走规模化发展道路,提升林业产业年产值比重。逐步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为主体的林下经济多元化投入机制,推动林下经济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发展。此外,探索多元化林下经济模式,发展林药模式、林蜂模式、林果模式、林菜模式、林苗模式等,不断提升林下经济产业种植力度。
  在花卉种苗产业方面,太原市将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加强对珍稀、濒危、重要乡土树种、古树名木等种质资源的收集,建立种质资源数据库,开展优良乡土树种草种种质资源评价利用。城六区重点培育花卉产业,创建花卉基地,打造花卉名企,举办花卉展会,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花卉产业格局。积极调整苗木品种结构,试验推广容器育苗、设施育苗等新技术、新模式,加大阔叶彩叶树种培育力度,形成梯次培育体系。引进先进适用的林草品种,配套相应的新技术和新设备,调整品种结构,优化主导产品。
  太原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太原市林业局)副局长王书宏表示,林草产业是生态产品的主要提供者,太原市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发展战略,将生态优势加速转化为发展优势,努力打通“两山”转换通道,为社会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生态产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吴兆喆 温祺)
    中国绿色时报  2024-12-19

关键词 集体林权  林权改革  生态修复  森林乡村建设  种苗产业  林草产业  林下经济产业  山西太原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