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以下简称“澜湄合作”)是中国与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共同发起和建设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11月第17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旨在深化澜湄六国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
2018年1月的第二次澜湄合作领导人会议发布了《澜湄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确立林业成为重点合作领域之一。中国林科院作为中国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的国家队,始终秉持包容开放、合作共赢的原则与澜湄国家开展林业合作。近年来,借助各类合作交流平台和国际合作项目,中国林科院与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开展了多层次的国际科技合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在林木良种培育、森林可持续经营和生态修复、林草相关产业发展、林业管理和科研能力建设等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白花泡桐育种杂交技术研究
2013-2017年,中国林科院热林中心与越南北疆农林大学合作开展“热带短日照光周期白花泡桐育种材料杂交技术引进”项目,共收集了越南北部、中部、南部的白花泡桐的种质基因资源120份,建立白花泡桐种质资源保存林和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林100亩,树高年生长量达3米,并利用越南白花泡桐与经济林所(泡桐中心)开展泡桐种间杂交育种的单杂交组合实验研究,获得了适应性强的品种苗木10000余株。
热带珍贵树种培育
2015-2020年,中国林科院热林所开展“交趾黄檀(大红酸枝)种质资源和高效培育技术引进”项目,共收集泰国、老挝和柬埔寨天然和次生分布区12个种源88个家系交趾黄檀种质资源。通过早期评价筛选获得速生优良种源2个、优良家系3个。通过开展播种育苗,配方施肥和无性繁殖等繁育技术研究,实现造林3年内抚育成本降低约10%,生长量提高15%,创新了多项适合大径材培育和目标树经营的技术成果。
油茶良种创制
自2010年以来,中国林科院亚林所与泰国清迈皇家农业研究中心、Chaipattana基金会等多家单位共同开展实施科技部“中泰油茶良种筛选研究”合作。经过中泰双方科技人员5年的努力,解决了良种和育种技术欠缺等瓶颈问题,完成了泰国北部地区油茶野生资源初步调查和优良油用物种筛选工作。针对泰北海拨差异大、地形复杂,在泰国清迈省建立了用于种质材料评价的试验林3个地点300亩。同时就热区油茶特性、生物学和栽培学联合开展研究,为泰国油茶产业规模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森林可持续经营
中国林科院热林中心自2019年开始与柬埔寨林业局森林与野生生物发展研究所共同实施亚太森林组织项目“基于补植固氮珍贵树种和疏伐相结合的退化森林改造和可持续经营”。在柬埔寨暹粒省项目点营建了50公顷示范林,指导当地农户建立10公顷家庭花园,改善了森林的生长状况和森林质量,提高了柬埔寨森林资源恢复效果。
森林监测
2018-2022年,中国林科院资源所牵头实施“面向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区域森林观测”项目,与越南森林调查规划设计院、老挝国立大学、泰国皇家林业局林业信息技术中心、缅甸国家林业局、柬埔寨环境部自然保育与保护局检查与执法司等多个澜湄国家单位合作,利用先进的遥感技术发展适合该地区的森林制图和碳估算方法,进一步加强大湄公河次区域的森林资源监测和制图能力,项目产出高分辨率的森林覆盖图和森林变化图。
缅甸竹产业发展
2016-2019年,中国林科院竹子中心与缅甸林科院、缅甸竹产业协会共同开展了“缅甸竹产业发展对森林保护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项目,为当地竹业发展探索出了一条“以竹代木”的新发展道路。通过建立竹子加工生产链示范区,推动了当地竹子产业商业化的可持续发展和竹加工行业在缅甸规模化发展,以竹代木的产业发展还有效控制了缅甸面临的大面积毁林状况。
澜湄地区食用昆虫资源和产业调查
2020年,中国林科院高原所(原资昆所)参加了由贵州大学昆虫所牵头承担的澜湄合作基金项目“澜沧江-湄公河地区食用昆虫资源评价及合作开发”,发挥自身在资源昆虫研究领域的传统优势,与泰国孔敬大学合作对澜湄地区食用昆虫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为推动澜湄次区域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合作提出了实现路径建议。
林业合作能力建设
中国林科院竹子中心自2016年以来,共承担16期含澜湄国家学员在内的商务部援外培训班,培训学员91名。
2019年7月,中国林科院资源所承办“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森林资源遥感监测技术国际培训班”,共培训老挝、泰国、柬埔寨和缅甸等8个国家的15名学员,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森林资源管理的发展,推动了老挝、泰国、柬埔寨和缅甸等国家在森林遥感领域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
2016-2018年,中国林科院林业所与亚太森林遗传资源网络计划、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合作,共同组建区域林木遗传资源培训中心,面向含澜湄国家在内的各国学员举办了3期培训班,推广中国林木遗传资源保护的新经验,深化澜湄国家间合作。
2015-2019年,中国林科院热林中心接待来自老挝、泰国、缅甸、柬埔寨等国的国际留学生开展了四期实习活动,实习内容包括珍贵树种种苗繁育、人工林生态重建技术、珍贵树种大径材培育等,使国际留学生切身体验中国热带南亚热带多功能近自然森林经营的成效。
学术交流研讨
自2010年以来,中国林科院围绕森林资源监测、森林培育、森林经营等主题举办多次面向含澜湄国家在内的亚太区域学术研讨会,包括2010年亚太地区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研讨会、2017年森林天然更新国际研讨会等,对推动森林可持续经营发挥积极作用。
我院各所中心与老挝农林部、老挝琅南塔省农林厅,越南林业大学、越南林科院,缅甸林科院、缅甸竹藤协会,柬埔寨林业局森林与野生生物发展研究所,泰国皇家林业厅、泰国农业大学和泰国清迈皇家农业研究中心等数10家单位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交流,结交了深厚友谊。
同饮一江春水,共绘绿水青山!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流经西藏云南,从西双版纳出境后,先后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澜湄河干流全长4880公里,是全球第9长河,也是最重要的跨境河流之一。澜湄各国森林资源禀赋和林业产业结构各具特色,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中国林科院将继续秉持包容开放、合作共赢国际合作原则,不断拓宽澜湄合作机制下国际合作项目渠道,在前期合作基础上与澜湄各国加强科研能力建设和人才交流互访,为完善次区域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王紫珊 宋平 中国林科院国际处 2022-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