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林业行业动态

湿地 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



湿地与城市交融


常熟


常德


海口


东营


银川


哈尔滨

全球泥炭地占地球陆地面积3%,储存了陆地上1/3的碳,是全球森林碳储量的两倍。
2019年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宣传活动提出——
湿地 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
  中国绿色时报1月29日报道(记者 李松龄) 气温上升、海洋变暖、冰雪消融、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增加……全球气候变化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只有通过寻求科学的对策,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才有积极作用。
  2019年第23个世界湿地日即将来临,《湿地公约》组织明确“湿地和气候变化”为世界湿地日主题,以突出湿地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并以此提高公众认知,推动湿地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
  湿地与气候变化有着怎样的密切关联?如何利用湿地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对此作出了哪些努力?1月18日,2019年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宣传活动在海南省海口市举办,引发社会公众对湿地应对气候变化的高度关注。为让读者能更深入了解湿地碳汇的突出价值,本报特邀请湿地专家陈克林,从专业的视角为公众解疑释惑。
  湿地是地球上最高效的碳汇
  “了解湿地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需要先从了解气候变化开始。”陈克林从专业角度切入主题。
  气候变化指的是全球气候变暖。其主要原因是近一个世纪以来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一氧化氮和甲烷为主的温室气体,引发全球气温升高。
  2016年4月,170多个国家领导人齐聚联合国总部,共同签署了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巴黎协定》,承诺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2摄氏度范围内。应对这一挑战,节能、减排、增汇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湿地拥有卓越的碳汇能力,是重要的“储碳库”和“吸碳器”,是气候变化的“缓冲器”。陈克林介绍说,湿地类型多样,包含了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等,它们在抵御极端天气,缓冲、减少洪涝灾害,缓解干旱,以及吸收、储存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湿地中的沼泽地特别是泥炭地储存了大量的碳,在有效缓解温室效应、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湿地是如何实现碳汇的?陈克林进一步解释道:湿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随着根、茎、叶和果实的枯落,堆积在微生物活动相对较弱的湿地中,形成了动植物残存体和水所组成泥炭。由于泥炭水分过于饱和的厌氧特性,导致植物残体分解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十分缓慢,从而有效固定了植物残存体中的大部分碳。经过千万年的层层积累,最终形成厚度超过30公分的泥炭地。
  科学研究表明,距今两万年前,第四纪冰川消退,森林慢慢生长之后,泥炭开始形成。目前,全球泥炭地占地球陆地面积3%,储存了陆地上1/3的碳,是全球森林碳储总量的两倍。“显而易见,以泥炭地为主的湿地是最高效的碳汇,在调节区域环境、缓解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陈克林总结道。
  “湿地虽然具有强大的储碳功能,但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湿地一旦遭到破坏,被安全封锁在土壤中的碳将被释放到大气中,湿地由碳汇转变成碳排放源,将加剧全球变暖进程。”陈克林发出警示。
  据测算,全球泥炭地被排干或烧毁所释放的碳,是每年燃烧化石燃料所释放碳量的1/10,占全球人为活动碳排放总量的6%。而湿地退化所释放的甲烷占全球甲烷排放量近1/4。
  有关部门开展的调查评估表明,我国泥炭储量达47亿吨,位于四川若尔盖湿地储存的泥炭就高达19亿吨,平均每公顷碳储量约4130吨,若破坏1公顷类似若尔盖这样的湿地,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可达1.5万吨。
  然而,湿地功能仍然被严重低估。随着城市化发展和农业开垦,世界上的湿地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湿地公约》首次发表的《全球湿地展望》报告表明,1970-2015短短45年间,全球35%的湿地已经消失,从2000年起每年湿地面积减少的速度越来越快,湿地消失速度是森林的3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进一步加强湿地保护,扭转湿地流失趋势,显得尤为迫切。
  2018年,《湿地公约》各缔约国认识到湿地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商定了保护、恢复和可持续管理泥炭地、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措施,以更好地借助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力量,来扭转气候变化。
  湿地保护纳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湿地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把增加湿地碳汇、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湿地保护纳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在2019年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宣传活动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春良表示。
  我国是湿地大国,湿地保护与修复成效如何,直接影响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近年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通过建立湿地保护政策法规制度、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开展湿地调查监测、积极履行《湿地公约》、拓展国际合作交流和提高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等,全面强化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同时,在加强湿地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的作用方面,我国做了大量工作。
  特别是自2014年起,我国启动了重点省份泥炭沼泽碳库调查,对分布面积较大的内蒙古、四川等11个省份泥炭沼泽进行碳库调查,目前已完成6个省份调查试点工作。2016年,原国家林业局制定了《林业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16—2020) 》,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计划和行动,转化为具体的保护措施,把“保持全国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纳入了行动总体目标中。如今,我国已进入从“抢救性保护湿地”到“全面保护湿地”的新征程,从国家到地方,湿地保护的力度在不断加强。
  2018年10月,从《湿地公约》第十三届缔约方大会上传来好消息,我国常熟、常德、海口、东营、银川、哈尔滨6个城市凭借优良的湿地资源、扎实的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摘得了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的称号,占据首批18个城市的1/3席位。
  陈克林表示,这张国际湿地城市名片为湿地保护提供了强动力,将有效提高地方政府对湿地保护的行动力,提升城市居民对湿地的认知度,从而推动政府与社会形成合力开展保护,为我国其他城市开展湿地保护提供示范样本。
常熟 湿地保护与城市发展共荣
  丰富的湿地资源是江苏省常熟市宝贵的财富。然而,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中,湿地遭到破坏,水质污染严重。随着生态意识的觉醒,上世纪80年代,常熟率先在全国开展退田还湖、退耕还湿工程,逐步形成以长江省级重要湿地为主的沿江生态经济圈,以虞山国家森林公园、尚湖湿地为主的生态核心圈,以沙家浜、南湖、昆承湖等重要湿地为主的生态涵养圈的生态布局,全市自然湿地保护率达65.3%。
  常熟市一贯重视湿地保护工作,将湿地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湿地保护成效指标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等制度体系,建立湿地保护管理站,负责全市湿地管理工作。并编制《常熟市湿地保护规划(2017-2030)》等15项文件,制定出台《常熟市湿地保护管理办法》。同时,常熟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与湿地保护制度,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7%,企业中水回用率超过70%,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70%,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PPP模式在全国推广。
  而今,在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同时,常熟实现了全市域、多层次、多维度的湿地保护,实现了湿地、城市和居民的有机融合,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土地资源紧张的地区探索出一条人居与湿地和谐、湿地保护与城市发展共荣的有效途径。常熟被授予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常熟湿地保护与城市发展共荣的模式作为最佳案例被列入成果汇编,为全球城市提供了中国方案。
常德 湿地让城市“绿色生长”
  湿地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血脉。湖南省常德市拥有西洞庭湖、毛里湖等多处重要湿地资源,湿地保护率达70.15%。保护湿地,让城市“绿色生长”,是常德人在2000多年的发展实践中得出的真知灼见。
  在常德,《湿地发展与保护规划》是确保城市在绿色中发展的纲领,按照多规合一、重点保护的原则,常德制定了《城市总体规划》《湿地保护专项规划》等系统规划,让湿地保护与发展有序展开,实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桃源梦境。
  在常德,依托设立常德市湿地保护委员会等专职机构,并以立法的形式出台《常德市湿地保护管理办法》等12项法律法规,明确湿地保护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确保绿水青山与城市成长和谐统一。
  在常德,湿地保护投入巨大,近年来累计投入390.87亿元,用于湿地修复、保护与监测,并建立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考核体系,将水环境治理、生态恢复作为湿地保护的主体工作,形成全覆盖的考核体系。
  今天的常德,是一座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海绵之城,一座现代农业蓬勃发展的产业之城,一座生态旅游、文化独特的游娱之城。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常德正向山清水秀、安居乐业的梦想之城走来。
海口 湿地加速城市走向国际化
  海南省海口市是一座集江、河、海、湖、溪五水并存的城市,城市发展史与湿地、水系息息相关,自古有“水城”之称。近年来,海口提出了打造“国际化滨江滨海花园城市”目标,以创建国际湿地城市为抓手,开展了全面的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创建以来,海口先后出台了《海口市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实施方案》《海口市湿地保护修复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等文件。率先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编制实施了《海口市湿地保护修复总体规划(2017-2025年)》,明确到2025年,增加海口湿地面积2825公顷。同时,成立了海口市湿地保护管理局和全省首个市级湿地保护协会,以确保各项行动的有序开展。
  在开展湿地保护过程中,海口探寻出一套“湿地+”模式,有效地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以“湿地+水体治理”,建成约1.4万平方米的八级净水梯田人工湿地。以“湿地+水利工程”,提升了五源河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以“湿地+土地整治”,拯救性保护海口潭丰洋近万亩湿地。以“湿地+红树林保护”,改善了海南东寨港生态环境。以“湿地入城+生态修复”,利用自然修复和人工强化的系统综合措施,让东西湖重现水清、岸绿、景美、民乐的景象。
东营 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湿地城市
  山东省东营市,是黄河与大海交汇处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里拥有黄河三角洲国际重要湿地,是全国湿地、水域生态系统16处国际重要保护地之一,也是中国“六大最美湿地”之一。
  湿地是东营的立市之本。多年来,东营始终将湿地保护恢复作为生态建设的基础常抓不懈。在沿海和荒野地带,建起自然保护区1处、海洋特别保护区5处、水源地保护区7处,有力地维护了生物多样性。在城市近郊,建起国家湿地公园1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1处、省级湿地公园8处,为市民休闲提供了良好去处。在城区,构建起“九横十纵”的城市主干水系和环城水系,将城区河流、湖泊、水库、公园贯通一体。独具魅力的黄河三角洲湿地资源,成为联系境内海洋与陆地、森林与湖泊、城市与乡村、生产与生活的桥梁和纽带。
  注重科学保护湿地。先后建立了中国科学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山东省林科院黄河三角洲森林定位研究站,对湿地生态系统演替、生物多样性、湿地开发利用等开展系统研究,为湿地生态预警与应急防范提供技术支撑。持之以恒的湿地保护管理,有效提高了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生态质量和环境承载力。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东营树立目标,“全力打造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湿地城市”。
银川 塞上湖城西北水乡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有自然湖泊近200个,在西部干旱地区十分少见。2009年以来,银川坚持生态立市,着力打造“城在湖中、湖在城中”的塞上湖城、西北水乡,累计投入湿地保护资金约34.5亿元,湿地保护率达78.5%。
  科学规划,彰显银川特色。湿地是银川整个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也是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优势所在。银川科学编制《银川市湿地保护规划(2007-2020)》《银川市湿地保护与利用战略规划(2018—2030)》,在科学指导下,走出了一条符合银川实际的特色之路。
  严守红线,加快法治化进程。出台《关于加强黄河银川段两岸生态保护的决定》《关于加强爱伊河保护与利用的决定》等文件,为湿地保护提供了法规政策保障。同时,加大河湖水系监管力度,并建立湖泊水系管理与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城乡河湖水系长效管护机制。
  全面保护,改善水系生态环境。近年来,银川市相继实施了大规模的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开展了集防洪、排水、生态、景观、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艾伊河工程,实施了银川市东南水系建设工程和西北部水系整治工程,对湖泊、沼泽湿地实施扩湖整治、退田(塘)还湿和水系连通等项目建设,保护与恢复湿地面积5000多公顷,新增湿地面积800公顷,恢复湿地植被300多公顷。
  银川湿地面积的扩大和栖息地的恢复,改善了城市的环境质量,造就了一道水不断流、绿不断线、景不断链的湿地生态屏障和“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的湿地景观。
哈尔滨 大美湿地让城市四季如景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一座临江而建、依水而兴、水绕城转的年轻城市。这里有绵长的河流、静谧的湖泊、广袤的沼泽、清澈的库塘,湿地资源丰富且类型多样。
  四季分明的景色打造了哈尔滨享誉世界的夏季湿地节和冬季冰雪节。夏季,湿地享受着阳光雨露,数百种的高等植物以最舒服的姿势在这里自由自在地生长,成群的候鸟在广阔的湿地与河流上追逐嬉戏,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在溪边尽情地玩耍,呈现出一片动植物欢悦的景象。冬季,湿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展现出一幅冰雪交融的画卷。
  2017年,哈尔滨以申报国际湿地城市为契机,进一步加大湿地保护与修复力度。设立了申报国际湿地城市办公室,组建了市湿地保护领导小组,出台了《哈尔滨市湿地保护办法》,制定了《哈尔滨市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实施方案》,编制了《哈尔滨市湿地保护教育读本》,向社会公众开放了设施完备的湿地宣教馆。一项项行动,铸就了以政府组织引导、法律法规约束、职能部门监管、社会群众参与的湿地保护绿盾。近年来,全市退耕还湿面积达3487.92公顷。
  哈尔滨成功获得国际湿地城市称号,将有力推动哈尔滨湿地保护与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与国际化,并为这座东北亚国际大都市发展带来更多机遇。(稿件除署名外均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司提供)
中国绿色时报 2019-01-29

关键词 生态  生物多样性  湿地  图片  重点图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