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林业行业动态

自然教育“海珠模式”



海珠湿地


冯宝莹带青少年开展自然教育活动


“雁来栖”志愿者开展湿地公益课程

入则自然,出则繁华。这里是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城央绿心”的真实写照。它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占地 1100 公顷,相当于 3 个纽约中央公园、4 个伦敦海德公园,是中国超大城市中心城区面积最大的国家湿地公园。
2012 年,广州市创新性地提出“只征不转”方式一次性征地保护万亩果园湿地,让海珠湿地蜕变成为具有全国引领示范意义的国家湿地公园。10 年来,海珠湿地的鸟类种数从 72 种增加到 187 种,维管束植物从 294 种增加到 835 种,昆虫种类从 66 种增加到 736 种,鱼类从 36 种增加到 60 种。此外,海珠湿地还对调节城市气候、净化城市空气、调控城市水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与白云山并称为广州中心城区的两大生态屏障。
这里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向世界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其探索的自然教育“海珠模式”更是成为业内学习的范本。
愿做自然教育的“星辰”
今年 7 月 23 日正值大暑。37.5℃的最高气温让广州迎来 30 年来最热的大暑日!然而,即便酷暑难耐的伏天依然挡不住兴致勃勃的志愿者们,海珠湿地自然学校第四期“雁来栖”正式开班!经过面试选拔的 50 名志同道合、热爱自然、践行公益的市民,在这里开启了为期一年的自然教育专业课程学习。
7 岁孩童的妈妈刘女士就是其中一员。“‘雁来栖’项目很好,我一看到推文就马上报名了!”刘女士曾和孩子一起多次参加“雁来栖”亲子自然课程,“我觉得给孩子震撼最大的就是插秧活动。以前孩子背诵‘粒粒皆辛苦’其实没什么实际感觉,但是在体验完插秧活动后,他真实地理解了农民伯伯有多辛苦、多不容易,进而他才知道爱惜粮食。同时孩子也了解到自然生长的规律,比如不是春耕完就秋收,中间还有育苗、除虫、灌溉等环节,这些也促使他对生命有新的认知。”
正是看到孩子在触碰“自然”后的可喜变化,刘女士决心加入“雁来栖”,成为一名专业的自然教育志愿者,“城市里的孩子每天面对钢筋水泥,待在房间里,真正能接触自然的机会很少。我希望借此机会和孩子共同成长,也能影响身边更多的人”。
“没有自然教育中情感的启发,就不可能有环境教育中价值观的树立。”广州市海珠湿地自然学校副校长冯宝莹(自然名:星辰)说,“自然教育解决的是人心的问题,我愿意做自然教育的星辰,让人心回归自然,保护自然。”
冯宝莹,一个生长于岭南水乡的姑娘,2009年考大学时,她坚定地选择了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专业。“这是一种使命感,我希望以自己的所学,去保护自然环境。”大学期间,冯宝莹热衷参与各种宣教活动,担任广州大学绿色动力协会的会长,带领协会成员在大学校园内组织开展节能减排、绿色出行、垃圾分类等主题校园环保活动,并在广州的多个小学内定期开展环境教育课程。在 2010 年广州亚运会期间,她被评为“亚运绿色出行活动优秀志愿者”。
2013 年,冯宝莹获得了保研资格,师从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陈南教授。“陈南教授是我生命中的贵人之一,她让我茅塞顿开,让我知道了环境教育就是我想追求的方向。”冯宝莹说。
2016 年,冯宝莹硕士毕业,此时的海珠湿地自然学校也刚刚成立一年。毕业后在这里实习的冯宝莹自然而然地来到了海珠湿地工作,正式踏上了自然教育事业的征程。“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确实有些迷茫,校园里学习的理论与现实工作脱节。以前在学校做宣讲、组织 活 动 ,这 些 对 环 保 事 业 来 说 真 的 是 九 牛 一毛,太表面肤浅了。”于是,她暗下决心要扎根海珠湿地这块具有全国引领示范意义的国家湿地公园,以“自然教育”为目标,踏踏实实地干出一番事业。
大胆探索自然教育“海珠模式”
决心已定,付诸行动。冯宝莹一头扎进了海珠湿地自然学校的校本课程研发之中。
“ 课 程 是 自 然 教 育 从 业 机 构 的 核 心 竞 争力。”冯宝莹团队先后研发出“探秘湿地”“飞羽天使”“湿地研学”等系列自然教育课程。2017年,她又联合 9 所学校的骨干教师组建了“海珠湿地校本课程”研发团队。经过一年半的匠心打磨,该团队研发出“湿地基因”“湿地鸟趣”和“湿地绿影”三个单元共 18 节课的本土特色自然教育课程和读本,被广州市教育局评为“优秀青少年科技教育项目”,2019 年获评中国林学会“全国自然教育优质书籍读本”。
“研发课程也是提升团队专业化的过程。”冯宝莹说,要做好自然教育,首先得自身硬。但是自然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仅仅依靠自身人才队伍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一套自然教育“海珠模式”逐渐浮出水面。
海珠湿地自然学校与原本自然、广州与自然同行、广州市自然观察协会等 20 多家自然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长期相互扶持共同学习成长。自然学校在支持各机构发展的同时,还联合各合作伙伴为公众提供形式多样的自然教育服务。
2019 年,冯宝莹联合陆穗军、郭世军等自然教育伙伴启动了海珠湿地“雁来栖”志愿项目。
“之所以叫雁来栖,就是希望海珠湿地能吸引、聚 集 社 会 的 优 秀 人 才 前 来 参 与 湿 地 的 共建。希望团队能发挥领头雁的作用,助力我国湿地生态保护和自然教育事业的发展。希望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海珠湿地建设得更美好,吸引更多生灵前来栖息繁衍。”冯宝莹说。目前,这一项目已经培养了 183 名自然教育和生态保护专业的志愿者。每逢节假日,这些志愿者作为海珠湿地自然导师为游客提供生态导赏服务,累计上岗 1200 多人次,服务游客超 10 万人次,成为一支日益壮大的自然教育人才队伍。
此外,海珠湿地在专业机构的指导下,建立起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 ISO 体系,并通过了评审认证,自编了 186 份标准化制度,其中就包括《自然学校管理规范》。根据管理规范,每个自然教育机构都必须配有一名自然学校专职人员对接所有课程管理。自然学校采用课前审核、课时监管、课后评估的管理方式,对运作成熟的优质课程和信誉度较高的机构,给予优先分配教学资源、减免场地费用等支持,禁止审核不通过或者列入黑名单的机构开展课程。正是有了一整套的规范管理制度,一个专业化、精细化、品质化的海珠湿地自然教育品牌逐渐显现。
这些年,国内外不少自然保护地的同行慕名而来,纷纷向“海珠模式”取经。要问这一模式的秘诀是什么,冯宝莹坦言:“我觉得就是开放包容的心态!”每个地域都有不同的资源禀赋,但是冯宝莹认为,开放包容是每一个自然教育事业推广建设者应有的胸襟。
“我们搭建一个平台,希望不同的人都能在这个平台上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去发光发热,接纳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自然教育事业中,这样才能培养更多绿色公民,凝聚更多社会力量去保护生态。”冯宝莹说。展望未来,冯宝莹希望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基于海珠湿地的平台,积累更多的经验,为全国的自然教育事业贡献力量。“海珠湿地给予了我广阔的发展空间,我所从事的自然教育事业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好湿地、保护好生态环境。我想这是我与湿地难舍难分的情缘故事。”冯宝莹说。(张婧/文 谢惠强/摄)
中国绿色时报 2022-12-08

关键词 自然教育  林业教育  林业科普  生态  生态文明  生态保护  湿地  图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