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林业行业动态

首届东北亚生态(伊春)论坛隆重举行





  东北网伊春8月31日讯(记者王乐)8月28日,一场融汇了国际森林保护学者智慧的高层学术交流盛宴——首届东北亚生态(伊春)论坛在我市隆重举行。
  本届论坛以倡导森林生态理念和森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宣传森林生态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交流森林生态保护经验,促进人们爱护森林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森林生态资源,推进东北亚乃至全世界的森林生态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为宗旨,论坛主题为“森林持续经营和森林生态建设在东北亚地区的地位与作用”。
  论坛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林业局主办,由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局对外合作项目中心、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司、黑龙江省林业厅、黑龙江省森工总局、伊春市人民政府承办,由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中国生态文化协会、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东北林业大学协办。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黑龙江省委副书记杜宇新,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沈国舫,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张世钢,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傅亚文,省政府副秘书长金济滨,伊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许兆君,市委副书记、市长、林管局局长王爱文、市政协主席张书杰出席会议。
  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机构官员,省有关部门负责人,俄罗斯、韩国、日本、奥地利等国外专家学者、国际组织和机构的代表及国内院校、科研机构代表、国内主流媒体和专业杂志代表也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仪式由省政府副秘书长金济滨主持。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在开幕式上致词:论坛围绕“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森林生态建设在东北亚地区的地位与作用”这一主题,就相关问题开展深入研讨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提高生态承载力具有决定性作用。人类从森林中走来,永远都离不开森林。经历过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洗礼,面对森林被毁、生态恶化、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人类已经在自然的惩罚和深刻的反思中觉醒,重视森林,保护森林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愿望,在国际社会形成了广泛共识。本次论坛的举办地伊春市就是其中的一个典范。近几年来,伊春先后做出了停伐天然红松林、黄菠萝、水曲柳等珍贵树种,保护林蛙、笃斯越橘等标志性物种的一系列举措,并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了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提议承办和举办了森林生态保护国际论坛、保护红松国际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在全国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也获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加强森林生态保护与建设,不仅是一个实践课题,也是一个关联广泛的科学命题,它和经济、社会、文化等都密切相关,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深入探讨和交流。每两年举办一次的东北亚生态(伊春)论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希望参加论坛的各位嘉宾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形成更多的有益成果,为指导森林生态保护实践,促进东北亚地区森林生态建设与合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张世钢在致词中说,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桥梁与纽带。从亚洲地区的资源环境上看,东北亚地区分布的森林资源是亚洲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北方许多民族就聚居在这里。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自然界功能最完善的资源库、基因库、蓄水库和能源库,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国际社会高兴地注意到,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已经采取了积极而有效的措施,在植树造林方面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此,环境署将积极在国际社会上宣传中国在植树造林方面的成就。感谢论坛组织方为东北亚各国和相关国际机构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加强合作与沟通的平台。联合国环境署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各国政府在应对环境退化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各项努力。环境署也将不断加强与各界环境保护组织的合作,积极推动东北亚地区的环境与生态保护工作。
  省委副书记杜宇新在致词中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前来参加论坛的领导及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他说,这次论坛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暴发持续近一年,中国政府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应对危机、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保稳定、促发展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关键时刻召开的。它的启动与持续推动,必将为东北亚各国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一个政策沟通、信息交流、学术探讨、合作建设的平台,对于进一步推动黑龙江乃至东北亚的生态建设起到引领作用。近年来,黑龙江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打造生态文明大省为目标,把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纳入全省区域发展战略层面,强力推进。通过保护天然林资源、生态示范区建设和林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清洁能源工业等生态经济,初步构筑起了与生态功能区定位相适应的产业体系。黑龙江将以对人类、对未来高度负责的精神,持之以恒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森林系统休养生息,力争用20年的时间把恢复良好的大小兴安岭还给中国、还给东北亚、还给世界,还给全人类。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在致词中说,生态问题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当前,林业已不再被简单地视为一个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产业,而是在全球人口、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被赋予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今年6月召开的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明确了林业新的历史定位,即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并提出了加快林业发展的战略举措。伊春市在实施天保工程的同时,毅然做出了全面停止天然红松林采伐的重大战略举措,为保护这一珍稀物种做出了努力。与此同时,还要注重抓好林业改革,切实推进集体林区、重点国有林区和国有林场改革,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林业发展新机制;注重加快林业产业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加丰富的林产品,兴林富民;注重建设繁荣丰富的生态文化,增强国民生态意识和责任意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把现代林业全面推向科学发展新阶段。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许兆君代表伊春市委、市政府和全市130万人民向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积极致力于全球森林生态保护、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深深的敬意和良好的祝愿!他说,这是是伊春市所承办的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一次学术交流盛会。我们深知,本次论坛能在伊春举办,不仅充分体现了联合国有关机构、中国国家林业局和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同时也是对伊春森林生态保护工作的有力促进和鞭策。伊春林区基于60年开发建设的经验,对于加强森林生态保护,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有着独特的理解和实践。小兴安岭在中国乃至全球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位置,是东北亚地区的天然生态屏障;伊春林区的盛衰消长,对东北亚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为此,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把保护好森林作为第一位的使命,加快把伊春建成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保障区,建成世界级的森林城市和世界级的森林大公园!力争经过20年的努力,把一个森林生态恢复良好的小兴安岭还给中国,还给人类!在介绍了伊春为保护森林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后,许兆君说:这里清澈的河流、洁净的蓝天、清爽的空气、宜人的气候所彰显出的绿色伊春的生态魅力,已经最直接、最生动、最深刻地诠释了本届论坛的主题。相信通过本次国际论坛这个平台,一定会进一步唤起公众关注和参与森林生态保护的责任意识和紧迫意识,影响和带动所有尊重自然、热爱森林,致力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人们积极行动起来,共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建设我们的绿色家园,创造人类的生态文明!伊春市委副书记、市长、林管局局长王爱文发表了题为《保护森林资源,推动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学术报告。报告说,保护好小兴安岭这片绿色林海,是伊春的首要任务,也是伊春人民对中国、对世界、对人类的最大贡献。在加强生态建设方面,伊春市贯彻生态优先原则,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在全国率先停伐天然红松林、黄菠萝、水曲柳、胡桃楸等濒危珍贵树种,对林蛙、蓝莓等珍贵野生动植物重点保护,并建成不同级别和类型的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濒危野生动物种群和珍贵树种自然保护区20处,62万公顷,另外特别注重加强森林防火工作,避免火灾发生,同时在全国率先进行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为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注入新活力。伊春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与生态功能区定位相适应的生态主导型经济。在保护中加快发展,在发展中兴市富民,加速由生态单优势向生态优良、产业发达的“双优势”转变,由单一的林业经济向以生态产业为主导的林区经济转变;在调整整合木材加工、矿产等传统产业的同时,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森林食品业、清洁能源业、房地产业、会展经济等低碳、无碳经济,全力打造生态产业强市,并且秉承“城在山中、城在林中、城在水边、城在景中”的建设理念,建设山、水、林、城交相辉映的生态园林城市。在建设中,我们的体会是:保护是前提,改革是动力,转型是方向,富民是目标。2009年6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考察工作时指出,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天然林保护,尤其要扎实推进大小兴安岭生态保护、扎龙等重要湿地保护和松花江流域治理工作,使黑龙江的蓝天绿水、林海雪原得到永久保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我们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是,紧紧抓住伊春作为中国首个国有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全国唯一的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和低碳城市以及建设国家生态安全保障区、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等诸多有利机遇,以更大的决心、更新的理念、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更强的力度进一步加快生态建设,争取使伊春早日以世界森林城市和世界森林大公园身份雄立于世,为实现东北亚乃至全球生态环境的加速改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开幕式后,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学术交流和考察。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香港大公报》、《香港文汇报》《中国信息报》、《中国企业报》、《中国绿色时报》、《林业经济》、《绿色中国》、新华网、黑龙江电视台、东北网等20多家媒体记者采访了本届论坛,新华网黑龙江频道对本届论坛进行了全程直播。
王乐 林城晚报  2009-08-31

关键词 生态  生物多样性  论坛  图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