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子不是我的包袱,是我的财富”
采访罗康瑞时,并不知道他就是上海“新天地”的缔造人。在2月18日召开的中国21世纪城镇化发展战略论坛上,作为唯一被邀请演讲的房地产商,罗康瑞发表了《21世纪的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新典范》的演讲,激动人心。但是,城市的发展与文物保护是本次论坛的一个焦点,房地产商被指责为唯利是图的城市文化历史的破坏者,记者就此采访了罗康瑞。
记者问:“城市的改造和发展总是面临文化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人们指责开发商低价购进土地,将大批老房子推倒,再高价出售新房屋,作为开发商,您怎么看待这个这一问题?”
罗康瑞说:“你知道上海‘新天地’吗?这是我负责改造的一个项目,上海新天地是在对石库门老居民建筑‘整旧如旧’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城市新景观,建筑的外表保留了上海近代生活的特征——石库门,内部则按21世纪都市人的生活方式、节奏和情感要求打造的。如今的上海新天地,外国人看了觉得很中国化,我们中国人看了觉得很洋派,年纪大的人感到怀旧,年轻人觉得时尚,每个人都可以看到一些东西在里面,这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吗?”
“老房子不是的我包袱,是我的财富,城市里的老房子是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的载体,是城市的价值,我保留老房子的特征,又按现代人的要求对它进行改造,让老房子的价值体现出来,并得到提升。”
门外百年石库门,门内一片新天地
在本次论坛的演讲中,罗康瑞谈了自己对中国城镇化的愿景。他说:“根据联合国资料,中国城市人口在2030年将增加3.42亿,到2040年将增加4.3亿,届时,全国总人口将达到15亿,城市人口将为9.8亿。预计到本世纪中期,中国将基本完成城市化发展,到那时,中国城市的可塑性将大大减少。所以,今天我们对中国城市的形态、环境、能源效率和美学方面的决定,将会对中国城市在21世纪的发展构成重大和深远影响。”
但是,罗康瑞指出,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将会在很多不稳定的因素下进行,其中能源问题最令人关注。根据世界银行2002年报告,中国每创造1美元GDP所消耗能源是西方7个发达国家的5.9倍。中国能源的利用率仅为美国的26.9%和日本的11.5%。由于大部分能源都是用在城市方面,因此建设节能型城镇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点。中国有很多大城市位于沿海地区,因此不能漠视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升高的问题;“热岛”效应令部分中国城市的温度比郊区高出7至10摄氏度,“火炉城市”令人担忧。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减少这些风险。
他说,中国的城市也在变化之中。比如,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的城市正在受重工业衰落的影响,面临出现“铁锈地带”的风险;以制造业为主的城市如重庆和武汉,需要引进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打造有竞争力的工业集群;而北京和上海等提供专业及高端服务的城市,则需要有新的城市空间和设施来支持高增值的工作和生活。
罗康瑞认为,成功推进中国城市化发展需要考虑5个关键因素。
首先,由于中国及全球经济迅速转变,中国未来的城市能否适应这些快速转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我们需要放弃传统的规划模式,考虑采用前瞻性的综合评估和城市规划。
第二,能源价值影响城市的竞争力,中国城镇的竞争力必须有节约能源及保护资源的特点。据估计,目前中国在能源消耗上有65%是用在楼宇内,而美国是40%。不过,由于中国大部分城镇还在建设中,若灵活采用先进技术可大大改善能源效益。
第三,环境也影响中国城镇的竞争力。环境污染可造成巨大的损失,据估计,如果中国未来10年内投放国民生产总值5%用于改善环境,应该可以把城市的环保指标提升到较高的国际水平,对内地朝着知识和服务业转型的城市有很大帮助。
第四,提高创新和生产力。中国目前城市经济增长仍然依靠劳动力及资本的大量投入,但今后中国城市的经济结构将会与欧洲、美国和日本拉近,因此,中国城市应尽量深化现有、并创新新的产业集群。在美国,创意工业是推动都市繁荣的重要因素。要发展城镇经济,就要提供有利于创意的环境及配套的餐馆娱乐设施,吸引企业和智囊机构。
第五,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是中国发展良好城镇所需的特征之一。许多中国的城市都有得天独厚的特征,包括舒泰的城市环境、温和的气候、优美的城市轮廓等,一些独具人文历史价值的建筑和社区更具吸引力。城镇的发展与本地文化的发展更具市场潜力,这些项目需要较大土地,需要私人机构牵头,因此,应吸引有经验的开发商参与,将世界一流的城市设计应用于项目的总体规划建设中。中国的城市建设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模式。
罗康瑞认为,中国城镇化发展正处在关键时刻,中国需要了解全球趋势,结合城市本身的实际条件,探索有特色的城镇化途径。
王丹红 科学时报 2006-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