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随着大熊猫国家保护研究中心的正式揭牌,一个聚集全国大熊猫科研优秀团队的大熊猫科研合作交流世界级平台宣告成立。国家林草局、四川省林草局、成都市政府联合出资首期1.1亿元设立大熊猫保护研究基金,同步启动国家公园野生大熊猫种群与栖息地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圈养大熊猫种群遗传多样性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两个重大联合攻关课题。
自此,我国大熊猫的保护与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大熊猫,我国特有物种,是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孑遗物种之一,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珍稀物种、旗舰物种和明星物种,其足迹曾遍及我国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在度过漫长而严寒的冰川期后,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断加剧,大熊猫的栖息地逐渐缩减至川陕甘三省的六大山系,一度濒临灭绝。
根据第四次全国大熊猫调查,我国目前共有野生大熊猫1864只。其中四川省1387只,甘肃省132只,陕西省345只。大熊猫野生种群发展较为稳定。根据最新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我国共有圈养大熊猫698只。这是我国持续深入开展大熊猫保护取得的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
几十年来,我国通过采取就地保护、迁地保护、野化放归,开展合作交流、文化宣教和建设国家公园等措施,有效地开展大熊猫保护工作,为大熊猫及其同域的物种建立了完整、连续、广阔的家园。
大熊猫保护成效显著
“我们管护站拍摄到了野生大熊猫带着孩子出没的画面,还有黑熊、野猪、羚牛、林麝非常多的野生动物。您看在这个红外相机里就有毛冠鹿的身影。”在大熊猫国家公园泥巴山大熊猫廊道宣传保护管理站,负责大相岭科研监测的宋心强对记者说,为了加快泥巴山大熊猫生态廊道建设和栖息地修复,加强大相岭山系、邛崃山系大熊猫局域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他们累计改造栖息地5000余亩,补植本土阔叶树种44000余株。他们的科研团队,布设了红外相机232台,收集了11只大熊猫个体的DNA信息,建立野生大熊猫遗传信息库,拍摄到除大熊猫外的四川羚牛、林麝等52种鸟兽。
“大熊猫是典型的伞护种。保护大熊猫就像撑开了一把大伞,使其栖息地上的8000多种野生动植物及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形成了相生相成的互利共生关系,提升了大熊猫所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让野外大熊猫种群壮大的基础愈加坚实。”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核桃坪基地党支部书记吴代福说。
就地保护是遵循保护物种及其栖息地原真性、完整性,在物种的原产地对物种及其栖息地开展保护的方式。
1963年,我国在四川、甘肃建立了卧龙、让水河等第一批以大熊猫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区。上世纪70年代,新建了陕西佛坪,四川唐家河、蜂桶寨等自然保护区。这是大熊猫就地保护的最早保护形式。
1992年,我国启动“中国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工程”。以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为重点,通过完善已建立的13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新建14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在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的32个县内建立大熊猫栖息地保护管理站,建设大熊猫保护走廊带,初步形成了大熊猫保护区网络。
2001年,我国启动“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通过在保护区外的55个大熊猫分布县内各建1个管理保护站,建设17条大熊猫走廊带等措施,使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大熊猫分布区扩大并连成片,为大熊猫繁殖和基因交流创造条件。
2021年10月我国正式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总面积达2.2余万平方公里,约72%的大熊猫得到严密保护,并进一步提高了大熊猫栖息地的连通性和完整性,形成了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主体的栖息地保护体系,受保护的大熊猫栖息地面积从139万公顷增长到258万公顷,有效维护大熊猫野外种群的安全与持续发展,促进大熊猫野外种群总量已从上世纪80年代约1100只增长到近1900只。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大熊猫的濒危等级由“濒危”调整为“易危”,表明我国大熊猫保护成效得到国际野生动物保护界的共同认可,也是对我国保护努力的充分肯定。
在迁地保护大熊猫的过程中,我国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成立了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开展人工圈养繁育大熊猫研究。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20世纪80年代以从野外抢救回来的6只大熊猫为基础,历经十余年艰辛探索,努力攻克大熊猫人工繁育中的‘发情难、配种受孕难、育幼成活难’三大难关,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魏荣平说,作为大熊猫科研的“国家队”,长期以来,熊猫中心一代又一代熊猫人不断践行初心使命、攻坚克难,建立了数量最多、遗传结构最好的人工繁育大熊猫种群,突破了大熊猫野化放归关键性技术,促进了大熊猫对外合作交流,推动了大熊猫文化建设蓬勃发展,形成了一支具有行业一流水平和先进经验的科研人才队伍。
走进位于卧龙耿达镇的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神树坪基地,园区内竹林婆娑,绿树成荫,翠竹葱茏,鸟语花香,空气清新,加上成片的草坪和蜿蜒步道,顿觉神清气爽。记者到来时,已至初冬,神树坪山顶已经开始下雪,半山腰处则是五彩斑斓的深秋树林。
这里是大熊猫的原生栖息地,有“熊猫之乡”“宝贵的生物基因库”“天然动植物园”等美誉。在一个半圆形的山坡上,散落着大小不一的大熊猫圈舍。一只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有的吃着竹子,有的在树杈间休息,有的则仰卧在草坪上晒着太阳。
魏荣平对记者说,多年来,许多科研工作者辛勤努力,孜孜不倦,在大熊猫生物学、生理学、遗传学、生态学、保护学、医学等多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共获得一百多项专利和科技成果,基本建成大熊猫全球基因资源库,收集保存了大量极为宝贵的大熊猫各类遗传材料,完成了全基因组测序,加速了大熊猫生命解码进程,填补了大熊猫基因组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空白;通过遗传学研究,阐明了大熊猫配偶选择机制,揭示了大熊猫栖息地生境需求关键因子等,为推进大熊猫栖息地保护、生态走廊建设、人工繁育种群野化训练及放归自然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698只,并且圈养种群的平均亲缘关系值逐步降低,遗传多样性不断上升,经科学评估,现有大熊猫圈养种群保持90%遗传多样性的时间可达200年,成为健康、有活力、可持续发展的种群,为保护研究、科普教育、放归自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核桃坪基地是主要承担圈养大熊猫野化培训任务的地方。2003年,他们率先启动人工繁育大熊猫野化培训放归研究,经过一系列的摸索,探索出“母兽带仔”的培训方式,逐步建立了一套大熊猫野化培训、放归、监测等关键技术。
目前,他们先后将11只圈养大熊猫进行野化训练后放归自然,存活9只,并获得7项国家专利,建立了大熊猫野化培训和放归自然的技术体系,为解决大熊猫隔离种群面临的近亲繁殖问题、促进种群复壮,实现大熊猫种群整体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有效新途径。
长期从事大熊猫野化培训工作的何胜山对记者说,放归训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熊猫宝宝出生前就开始了,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母熊猫怀孕到熊猫幼崽一岁左右,第二阶段是从熊猫幼崽一岁到两岁左右。
何胜山告诉记者,大熊猫处在食物链的顶端,成年大熊猫没有天敌,只是在两岁之前熊猫宝宝会遇到包括野猪、黑熊、蛇等攻击的可能,而随着体型越来越大,它们也变得越来越安全。所以,第二阶段的培训圈几乎和野外的环境完全一致,有高大的乔木和灌丛,也有野猪等野生动物。他们会通过项圈和一些监测摄像头等,观察大熊猫的生活状态。
“2003年,我们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启动了大熊猫野化培训放归。2006年4月,经历了重重考验的祥祥被放归山林,迈出了圈养大熊猫野化放归的第一步。2007年2月,因为在与野生大熊猫打斗中身受重伤,祥祥失去了生命。第一只圈养大熊猫野化培训放归宣告失败。我们在总结祥祥野化培训放归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提炼出了‘母兽带仔’‘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干扰及大熊猫对人和人工食物依赖’‘优化野外监测’等野化培训方法。”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德生告诉记者,利用“母兽带仔”方法,更多经过野化培训的圈养大熊猫被放归到了大自然。
和平的使者友谊的象征
2023年,随着旅居日本的大熊猫香香,旅美的大熊猫丫丫、美香、添添、小奇迹等陆续返回中国。大熊猫的对外交流合作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大熊猫是中国“国宝”,也是友好使者,深受世界人民喜爱。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与20个国家的26个机构开展了大熊猫保护合作研究,在推动大熊猫保护科研、促进国际友好交流等方面收获了丰硕成果。
“通过开展对外交流合作,不仅攻克了多项大熊猫保护繁育领域的技术难关,还满足了国外民众观赏中国‘国宝’的愿望,国外公众在参观过程中了解大熊猫保护成效,听取大熊猫保护故事,感受中国生态文化,增进中外人文交流。”李德生说。
2019年8月8日,中国旅比大熊猫“好好”产下龙凤胎“宝弟”和“宝妹”。消息传出,比利时的“猫粉”兴奋异常,纷纷来到动物园庆祝。2023年8月16日,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与比利时天堂动物园共同举办旅比大熊猫双胞胎“宝弟”“宝妹”四岁生日庆祝活动。当天的天堂动物园人头攒动,像过节一样,众多的欧洲“猫粉”来此为旅比大熊猫双胞胎“宝弟”“宝妹”庆祝生日。大家观看着大熊猫享用“生日大餐”,纷纷合影留念。
“宝弟”和“宝妹”的故事只是众多旅外大熊猫的一个缩影。
自我国开展大熊猫国际合作研究以来,至今已成功繁育成活大熊猫幼仔41胎68仔。为世界各地人民带来了欢乐。据不完全统计,各国观赏大熊猫的游客总数在十亿人次以上,举办各类有关大熊猫的人文交流活动数百场,有力促进了民间友好交往,成为中国与各国人民友好情谊的使者。
“2023年7月7日,在韩国的大熊猫‘华妮’成功繁殖一对大熊猫双胞胎,8月24日,在俄罗斯的大熊猫‘丁丁’又成功繁殖一只大熊猫幼仔,健康状况均稳定。”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截至2023年10月,在与我国开展大熊猫保护合作研究的还有日本、美国、奥地利、泰国、西班牙、澳大利亚、英国、法国、新加坡、比利时、马来西亚、韩国、荷兰、德国、印尼、芬兰、丹麦、俄罗斯、卡塔尔共19个国家、21个机构,旅居国外的大熊猫总数60只。
据了解,与我国开展大熊猫合作的国家,不仅建设有高标准饲养繁育展示场馆,还组建了高水平饲养医疗和科研团队,与中方积极开展保育和科研交流,受到所在国高度重视,大熊猫国际合作对大熊猫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
多年来,大熊猫国际合作伙伴充分发挥集体智慧、资源叠加和知识分享的优势,在大熊猫保护、繁育、疾病防治、放归自然等领域联合攻克了系列技术难题,发表了大量极具科研价值的论文和著作,不仅促进了圈养大熊猫的健康水平和繁育能力明显提高,圈养种群结构不断优化,遗传多样性不断提高,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也显著提升了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的科技支撑能力,有效促进了野外保护。通过国际合作项目开展了大熊猫等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培训达上千多人次,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能人才及业务骨干,在推进大熊猫保护的同时带动了全球野生动植物保护整体水平的提高。
国家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各级林业草原主管部门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圈养种群遗传管理,促进种群交流,保证圈养大熊猫的种群遗传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建设大熊猫遗传资源库,确保优质大熊猫遗传资源的可持续长期保存,为大熊猫增加一道永久保护屏障。持续推进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主体的大熊猫栖息地保护体系建设,加快大熊猫割裂栖息地的修复与联通,加大野化放归力度,促进野生种群的重建、复壮,推进大熊猫保护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完善大熊猫国际合作管理机制,开展实地检查评估,细化检查评估标准和应急处理措施,进一步做好旅外大熊猫管理保护工作。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随着我国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的持续推进,随着大熊猫野化培训放归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全面提升大熊猫国际交流合作水平,我们相信人类将与大熊猫一同绘就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记者 耿国彪)
绿色中国杂志社 2023-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