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两会上通过的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要“推进长白山林区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全面推动生态旅游”。吉林省根据规划纲要,先行一步,开始以打造“大长白山生态旅游圈”为目标,开创旅游新时代。
吉林省委书记孙政才说:“要把旅游业作为增加总量、调整结构、转变方式的战略性产业突出出来,推动吉林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省长王儒林强调:要加强区域旅游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开拓旅游市场,实现互利共赢。
近几年来,吉林旅游业快速增长,2010年,全省接待境内外旅游者近6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近733亿元,正在成为吉林省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净月潭瓦萨国际滑雪节成为国际品牌,长白山国际旅游节、长春消夏节、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查干湖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等已形成品牌规模。吉林省旅游业的主要客源市场已遍布全国各地和世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吉林旅游产业的黄金发展期已经到来。
让龙头昂起来,围绕长白山旅游核心资源,打造“大长白山生态旅游圈”
随着居民消费能力、交通便捷度的大幅提高,我国的旅游业正在步入下一个“黄金10年”。据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接待国、第四大旅游客源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
同时,旅游业已经成为提升地区知名度、形象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舞台,如何能从行业的快速增长中获得更好的收益,并带动地区整体经济的增长,成为每一个地方领导和旅游主管机构必须思考的问题。
作为一个旅游资源大省,吉林具有丰富、优越、得天独厚的旅游生态资源和景观资源,发展旅游业的潜力巨大。闻名中外的长白山是吉林省生态资源的龙头,原始森林繁密,动植物资源类型丰富多样,具有国际上最完备的以垂直分布为特征的山地植物生态系统。
吉林决策者认识到,旅游是一种“求异”、“求特”、“求新”的活动,特色是旅游的基本条件和旅游产品的生命,突出特色是发展旅游的必由之路,是正确把握旅游业主攻方向的关键。长白山是吉林省旅游业的龙头,也是吉林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为此,吉林开始围绕长白山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以“生态旅游圈”为目标的旅游品牌,开发世界级旅游产品和旅游业,让龙头昂起来,充分发挥强大的核心带动作用。
今天,我国的旅游业已经进入了品牌竞争的时代:从旅游产品的竞争进入到品牌的竞争,由单一城市的竞争进入到了更大范围的区域旅游品牌的竞争,区域旅游品牌竞争已经从单纯的产品和服务竞争上升到目的地的竞争。因此,打造准确定位、广泛传播的吉林省区域旅游品牌势在必行。
吉林不仅有良好的自然生态和山水风光,还有独特的满族、朝鲜族、蒙古族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这些民族民俗旅游资源使得吉林旅游拥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使拓展旅游产业链具备坚实的基础。此外吉林水域资源丰富,著名的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松花湖、红石湖、白山湖、净月潭、查干湖、向海、莫莫格、龙湾火山口湖群等都是旅游度假的理想之地。同时,吉林雾凇、伪满遗迹、高句丽古迹、辽金历史文化等自然人文景观,也具有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价值。
吉林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开发晚、起步晚。但正是因为如此,吉林在开发的过程中吸取其他地区的经验教训,坚持保护和开发并举,充分的保持旅游资源的“原生态”。这种原生态已成为吉林旅游最大的后发优势和巨大潜力所在。近年来,吉林省充分凸显“生态吉林”的优势,以长白山为龙头,倾力打造长白山生态旅游圈系列旅游,实施精品战略,整合资源,打造东北地区第一旅游品牌,展现“缤纷四季,精彩吉林”的整体形象。
省旅游局提出,吉林要从全省的层面确立“大长白山”概念,结合各地优势资源,重点发展具有潜力的生态观光旅游、冰雪娱乐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大力发展历史遗迹、工业农业、电影文化、民俗风情、红色旅游、边境风光和节庆会展旅游。联合全省重点景区,开发大旅游、实现大发展,将长白山发展成为辐射和带动整个东北地区的重要产业轴心,打造“东北地区第一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将长白山旅游圈建成集生态、文化、养生、休闲为一体的国际综合旅游度假区。通过资源整合、全面提升实现吉林省品牌旅游目的地和精品名牌旅游产品建设的重大突破;全面提升吉林旅游产业素质和旅游对外整体形象;实现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转变,推动旅游发展走上质量效益型增长之路;将旅游业发展成为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把吉林省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旅游强省、旅游经济大省。
今年,长白山、净月潭、莲花山、松花湖、北大湖、查干湖、珲春防川等景区规划已纳入省级重点旅游规划。目前,净月潭、莲花山、查干湖和松花湖规划编制已经启动。上半年全省各地谋划和推进旅游项目共43个,10亿元以上的重大旅游项目33个,呈现出规划标准高、投资额度大、发展潜力好、推进速度快的特点,同时项目集聚效应明显,仅吉林北大湖体育旅游经济开发区规划中的旅游项目就达70余个。
各市州结合冬夏两季特征,开展特色鲜明、国际化程度高、市场吸引力强的节庆活动。年初以来,省旅游局与有关市州政府共同举办长春冰雪旅游节暨净月潭瓦萨国际滑雪节、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查干湖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延边之冬”图们江冰雪节、长白山雪文化节,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长春消夏节、吉林开江鱼美食节等节庆活动,启动和活跃了吉林省夏季旅游市场。
“缤纷四季,生态吉林。”“大长白山生态旅游圈”正在快速形成。据估算,今年上半年,全省接待旅游总人数近3900万人次,同比增长21.64%;旅游总收入447.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51%。
让品牌亮起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东北第一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
瞩目未来,吉林旅游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十二五”期间,根据《吉林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部署,吉林将大力实施旅游业壮大计划,基本思路是:
突出“一个主旋律”:科学发展转方式,跨越发展促振兴。
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12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达到1100亿元,把旅游业打造成新的支柱产业;第二步,到2015年旅游总收入达到2200亿元以上,实现“翻两番”目标,把吉林省建成全国旅游大省;第三步,到2020年吉林省旅游业总体规模、质量效益、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成为东北亚重要旅游目的地。
构建五大产品体系。一是构建以滑雪、温泉、冬捕、雾凇、狩猎为主的冰雪旅游产品体系;二是构建以山地运动、森林氧吧、湿地观鸟、草原放马、江河漂流、湖泊荡舟为主的生态旅游产品体系;三是构建以中朝、中俄跨境游、中朝俄三国环线游、环日本海跨5国游为主的边境旅游产品体系;四是构建以反映朝鲜族、满族、蒙古族民俗和关东风情为主的民俗旅游产品体系;五是构建以农业观光、乡村休闲、农家享乐、年俗体验为主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依托吉林老工业基地、历史遗迹、影视文化和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富有吉林特色的专项旅游产品体系。
创响四大特色品牌。一是“滑雪天堂”品牌:主打雪资源,完善滑雪设施,为不同层次的滑雪游客提供相应的产品,建立起市场认知度高的大众滑雪品牌;二是“人参故乡”品牌:依托人参产业发展,开展以采植、饮食、保健、美容为主的人参主题旅游活动,把人参打造为吉林第一旅游商品;三是“避暑胜地”品牌:发挥吉林夏季良好的避暑环境优势,大力发展会议旅游和各种培训旅游;四是“畅游三疆”品牌:利用与朝鲜、俄罗斯接壤的地缘优势,大力发展边境游、过境游和跨国游。
打造五大战略支点。一是打造大长白山生态旅游区,发挥其在全省旅游发展中的龙头作用。二是打造长吉中心城市旅游区,整合长吉两地旅游资源,推动一体化发展,增强对全省旅游的中心辐射作用,提升在大东北旅游格局中的节点功能。三是打造珲春边境旅游区,以公共利益为先导,优势互补,建设涵盖中国、朝鲜、俄罗斯三大国际区域的边境旅游区,构筑东北亚旅游合作平台。四是打造向海、查干湖西部草原湿地、民俗文化旅游区,建设成为全省西部旅游的中心。五是打造集安高句丽古迹旅游区,作为吉林省东部旅游的标志性节点。
培育四条精品线路。东北都市旅游线:大连—沈阳—长春—吉林—哈尔滨。东北亚风情旅游线:长春—吉林—长白山—延吉—珲春—朝鲜、俄罗斯。大美长白山旅游线:延吉—长白山北坡—长白山西坡—长白山南坡—长白—临江—集安。东北湿地草原旅游线:长春—松原—白城—阿尔山—呼伦贝尔。
建设十大旅游经济区。以合理布局、规模适当、分期建设为原则,以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核心景区为依托,积极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分期、分批完善与打造长白山、吉林松花湖(含北大湖)、长春净月潭、长春莲花山、松原查干湖、白城向海(含莫莫格)、延边安图、延边珲春、通化集安、白山抚松等集休闲、餐饮、住宿、娱乐、购物、康体养生、信息、金融、医疗等服务为一体,具有一区一品、交通便捷、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服务配套、休闲宜居和地方文化特色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度假区和旅游综合服务区、旅游综合服务体等,形成十个重点旅游经济区,围绕重大旅游项目构造产业链,从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旅游产业集聚区。
办好十大特色节庆活动。坚持高水平策划,体现当地特色,突出活动主题。增强活动的艺术性和趣味性,扩大公众关注度和参与面。加大节庆宣传造势,展示城市整体魅力,扩大城市影响。集中力量将“东北亚旅游节暨长白山国际旅游节”和“长春净月潭瓦萨冰雪旅游节”打造成国际知名的节庆品牌,将“查干湖冬捕节”、“吉林雾凇节”、“长春消夏节”、“延边民俗旅游博览会”、“人参文化旅游节”、“鸭绿江旅游节”、“金秋红叶节”、“叶赫满族民俗旅游节”、“国际湿地文化旅游节”等打造成国内知名的节庆活动。
据介绍,2011年吉林省旅游工作总的要求是: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实施旅游业壮大计划为统领,坚持特色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要求,加大建设力度、宣传力度、管理力度、统筹力度,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尽快把旅游业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预期目标是:全省接待海内外旅游者7596万人次,同比增长17%;旅游总收入907亿元,同比增长25%。
省旅游局提出,完成今年的任务和“十二五”的奋斗目标,根本在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具体体现在推动“四个转变”:一是发展理念由行业向产业转变,摆脱过去单纯行业管理的传统方式,更加注重资源开发、产品打造、市场营销和管理服务,运用市场化的办法,整合资源,配置要素;二是产业方向由观光游向休闲游转变,依托吉林省良好的生态和适宜的气候,大力打造休闲度假产品,满足日趋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三是市场结构由单季旺向两季旺转变,大力培育冰雪旅游消费新热点,使冷资源热起来,使淡季变旺季,突出“正负22度、绿白两相宜”的吉林特色;四是推动方式由一元向多元转变,改变单纯依靠旅游部门推动到各方联动,改变单纯依靠景区吸引到城市综合环境提升。
让生态旅游火起来,引领旅游新时尚,开创旅游新时代
休闲养生地,大美长白山。
长白山是国际A级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保留地,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吉林按照“生物生长栖息保护地、人类休闲养生目的地、人与自然和谐示范地”的定位,经过精心打造,旅游设施完善,服务水平提高,交通更为便捷,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长白山休闲度假产品和节庆活动丰富多彩,“生态之旅、运动之旅、自驾之旅、养生之旅、冰雪之旅、民俗之旅”六大旅游产品体系不断完善;以“观赏乐园、避暑胜地、冰雪世界、休闲天堂”为主题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正在形成。
夏天,长白山的日间平均气温约为20—22摄氏度,夜晚平均气温15摄氏度左右。由于昼夜温差较大,游客晚间睡觉依然需要盖上温暖的棉被。清晨起床,踏出房间,一路经过负氧离子含量极高的原始森林、飞流直下的瀑布、险峻奇特的峡谷、芬芳四溢的高山花园和神秘的天池湖泊。欣赏完美景,还可以体验号称“天下第一漂”的长白山动感漂流,尽情感受与大自然亲近的惬意与和谐。
长白山野外露营地是游客最佳的休闲方式,你可在原始森林的怀抱中与树木同呼吸,共起舞。夜晚抬头可见碧蓝的天空中繁星密布,俯身可嗅绿草和野花的芬芳,满耳是昆虫的弹奏……
秋天的长白山五彩缤纷,层林尽染。鲜明的垂直景观带上,针阔叶、岳桦、高山苔原等依次呈现,鲜活绚丽、妙趣天成,如诗如画,演绎着大自然的万种风情。
值得一提的是长白山的特种旅游产品——登山穿越。这是针对国内外户外旅游爱好者的需求,在大森林深处开展的长白山定向穿越——徒步游览长白山北、西、南三个景区,一路大口呼吸原始森林里的空气,饱览云起云飞,珍稀动植物自由来去,感受山人合一的原始境界。
经过近5年的发展,长白山北、西景区主峰服务区、西景区门区服务区、中转服务中心、智能化管理平台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已经竣工并投入使用。景区内新铺设的木质栈道更加方便了游人观光游览。环卫设施、标识系统、安全保障设施进一步完善。服务环境不断优化,旅游咨询、安全保障等工作成效明显。
目前,长白山地区拥有五星级酒店2家,四星级酒店3家,三星级酒店10余家,各种快捷酒店、家庭旅馆共计60余家,床位7000余张。对外开放的旅游景区(点)6家,其中5A级景区1家、2A级景区1家。旅行社12家,全部是国内社;土特产品购物店30家;能够一次性接待150位客人以上的旅游餐馆11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3250人。
长白山地区的交通条件也日益完善。东北东部铁路已经竣工并投入使用,三纵三横的高速网络已经形成。长白山北、西、南景区环区公路、长春—珲春高速竣工通车,长春—长白山高速公路加快修建,预计2011年“十一”期间即可投入使用。长白山机场也于2008年8月3日正式通航,航线四通八达,打通了各地到长白山的空中通道,也使长白山具备了东北旅游集散地的条件。
很多游客感慨地说:长白山是情侣打造完美假期的浪漫地;是都市人返璞归真的原生地;是中老年人垂钓休闲的养生地;是体育运动爱好者挑战自身的极限地。
截至目前,长白山接待国内外游客115万人次,同比增长70%;实现旅游收入17.1亿元,同比增长26%。
长白山生态旅游圈正在快速形成,吉林旅游新时代已经到来。
图片说明:长白春色。 郑春生摄
刘亮明 刘文波 人民网-《人民日报》2011年09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