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林业行业动态

齐聚大湾区 共赏红树林之美 ——RAMSAR缔约国湿地保护与管理官员研修班学员考察广东湿地建设成效



研修班学员合影

  福田红树林保护区位于深圳市区腹地,与繁华都市区紧密相连,与香港米浦湿地构成深圳湾畔的“绿色长城”。
  同时,这里也是著名的国际候鸟栖息地,生态价值显著。9月1日至6日,来自亚非拉10个国家的38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来华参加RAMSAR缔约国湿地保护与管理官员研修班,广东之行是本次国际研修班外业考察的重要内容。研修班由商务部主办、国家林草局湿地管理司和国家林草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合作承办。
  学员们首先拜访了国际红树林中心临时秘书处,实地考察了临时秘书处的运营现状,咨询了解申请加入该中心的步骤、成员的权利和义务等。现场,冈比亚等国官员表达了加入国际红树林中心的强烈意愿,并咨询了《设立协议》的模板和签署流程。
  学员们漫步保护区红树林栈道,穿梭于10余种红树林植物之间。在观鸟屋内远眺,辽阔的滩涂向远方延伸,弹涂鱼、小螃蟹等密布其间,生机勃勃。“可以想见,再过几个月,这里将成为冬候鸟理想的食物补给站。”学员们感叹中国政府的远见卓识,在寸土寸金的繁华都市保留这片原生态的净土,成为城市的一张绿色名片。
  考洲洋红树林示范区位于惠州市惠东县,历史上曾因围海造田、围塘养殖而造成红树林面积锐减。经过10多年生态修复,红树林面积已扩大10倍,达到万亩级水平。学员来到正在建设中的好招楼湿地公园,了解当地红树林防风固堤、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效益,并就红树林宣教、湿地漂浮垃圾处理、红树林周边社区共管等话题进行深入交流。
  南沙湿地公园位于广州市最南端的南沙区、珠江入海口西岸,与广州港、深中通道隔水相望。当地政府花大力气,把原本的滨海滩涂改造成以红树林为主的湿地公园。学员乘坐游船徜徉于如迷宫般的红树林水道之中,仿佛置身于热带丛林一般。植物枝丫不时探入船舱,船舷泛起的波浪偶尔惊起几只水鸟。在这样一片野趣十足的生境中,很难想象这是一处人工湿地。
  当得知南沙湿地获评“广东省最美湿地”称号、冬季候鸟总量超10万只时,学员们无不发出由衷的赞叹。“这里比天堂还要美丽!”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哈桑二世大学教授阿卜杜勒莫塔利布?纳赫利一边按动相机快门,一边感慨道。
  短短几天,学员们的足迹遍及广州、深圳、惠州三地的3处国际重要湿地和3个国家级、省级湿地公园。这是广东省湿地保护、特别是红树林保护成就对外的一次集中展示。
  斯里兰卡环境部规划司司长钱达妮?维贾亚瓦德纳感叹:“中国政府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十分注重湿地等生态资源的保护。特别是在人口稠密地区,在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之间达到平衡,中国智慧和经验值得其他发展中国家效仿和学习。”
  肯尼亚国家博物馆资深研究员蒂图斯·希特布拉·因博马评价道:“中国南方地区处于热带,湿地植被、水热条件等与许多发展中国家近似。中国对湿地,特别是红树林的保护修复,为其他国家树立了一个典范。我们将认真考虑加入国际红树林中心这个大家庭。”
  《拉姆萨尔公约》全称《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1971年在伊朗拉姆萨尔(RAMSAR)签署,1975年生效。公约设立常务委员会和秘书处,每3年召开缔约方大会。中国于1992年加入公约。(沈凯)
中国绿色时报  2025-09-18

关键词 湿地保护  红树林  RAMSAR缔约国  图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