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愿意为二氧化碳埋单吗
当低碳逐渐成为一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碳交易也日益红火起来。
■ 名词解释
什么是碳交易
碳交易(即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也就是购买合同或者碳减排购买协议(ERPAs),其基本原理是,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
通常来说,碳交易可以分成两大类:其一是基于配额的交易。买家在“限量与贸易”体制下购买由管理者制定、分配(或拍卖)的减排配额,譬如《京都议定书》下的分配数量单位(AAU),或者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下的欧盟配额(EUAs)。其二是基于项目的交易。买主向可证实减低温室气体排放的项目购买减排额。典型的此类交易为CDM以及联合履行机制下分别产生核证减排量和减排单位(ERUs)。
目前,在欧洲、美国等金融发达的地区和国家已经形成了一些大型的碳排放交易中心,如欧盟二氧化碳排放量交易体系、欧洲气候交易所、芝加哥气候交易所。
如果您每周少开一天车、不用空调,省下的不仅是钱,还有二氧化碳排放量,而这也是可以拿来卖的。
当低碳逐渐成为一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碳交易也日益红火起来。这种特殊的交易方式究竟能对节能环保起多大作用?这对我国的低碳经济有何意义?而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新闻回放——
28万,国内第一笔自愿碳减排交易成功
8月6日,天平汽车保险公司以28万元在北京环境交易所购买了8026吨碳减排指标。这是国内自愿碳减排的第一笔交易。
8026吨,是天平公司成立5年来产生的碳排放总量。“专业机构根据我们使用的水、电等资源计算出这个数字,然后按国际市场每吨碳排放5美元购买的。”该公司品牌部经理陈文志说。
8026吨还是北京市在奥运会期间“绿色出行”活动产生的部分碳减排指标,其总量为8895.06吨。去年7月20日到9月20日,北京市近百家企事业单位的81670人注册参与了中国民促会和美国环保协会等组织发起的“绿色出行”活动,出门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经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核证,该活动共减排二氧化碳8895.06吨。去年12月11日,这批指标在北京环交所正式挂牌。
陈文志表示,其所在的公司一直倡导平安出行和绿色出行,通过购买减排指标,把这5年来排放的二氧化碳中和掉,抵消对地球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也算是履行了自己应尽的责任。“也希望能号召我们的合作伙伴、客户一起实践低碳生活。”据了解,天平公司支付的28万元将用于在上海世博会期间组织发起的“绿色出行”行动,以创造更多的节能减排指标。
——CDM的影响——
为我国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
“从去年8月份开始,我们就陆续和一些企业进行洽谈,经过筛选、竞价等机制,最后由天平汽车保险公司购买。”北京环交所总经理梅德文说。
他介绍道,自成立以来,北京环交所已完成约3000万人民币的碳交易。“主要是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天平汽车保险公司的这笔交易是首个自愿碳减排交易。”
按《京都议定书》达成的协议,在2008—2012年的5年间,39个工业发达国家必须将排放总量在1990年的排放基础上再削减5.2%,而在这个承诺期内,发展中国家不需承担减排任务。与这一规定密切相关的就是CDM。
CDM规定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级的合作,通过项目所实现的“核证减排量(CERs)”,用于发达国家缔约方完成其议定书减排承诺。CDM被普遍认为是一项“双赢”机制:发展中国家通过合作可以获得资金和技术,有助于实现自己的可持续发展;发达国家可以大幅度降低其在国内实现减排所需的高昂费用。
他表示,尽管中国没有强制减排任务,但近年来政府在节能减排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开发出大批减排项目,可通过CDM获得资金和先进的节能技术。另一方面,中国的企业如不注重环保,调整发展思路,将来可能会降低竞争力。
——从我做起——
培养低碳生活习惯
梅德文表示,节能减排分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个层次。“我们正在探索建立个人碳交易平台,转让方所得资金将全部注入中国民促会“绿色出行”专项公益基金。“今天(8月14日)下午北京电视台有两个记者就来购买了一些奥运会期间‘绿色出行’碳减排指标。”
其实在此之前,市民已可以通过中国绿色碳基金北京专项来购买碳汇。2008年6月26日,中国绿色碳基金北京专项启动。在百望山森林公园工作的于玲在一次会议上通过拍卖的形式成为了第一个购买碳汇的北京人。她花了1200元买了一片绿荫,这片绿荫能吸收6.72吨二氧化碳。换句话说,她购买了6.72吨碳。
截至现在,北京专项合计接收162万元的资金,而捐资和购买者主要集中在政府部门和环保团体以及学校。“有少数以个人名义购买的,比如林业单位的一些工作人员、北京四中的学生等。”中国绿色碳基金北京专项的于海群说。
有多少人愿意为自己产生的二氧化碳买单呢?
“我不会,因为它本质上是一种税收,从个人或个体角度看,我已经缴纳了多很多税,负担很重了。”一位青年经济学者这样阐述他的观点。
同时他又认为,这其实是以增加排放碳的人或者企业或者国家的成本的方式,遏制其排放量,这符合经济学原理,但实际操作起来非常困难。
在记者询问的其他人中,不管是工资两三千的工人还是月薪过万的白领,均表示:“没钱买。”
“所以我们要尽快在北京建立一个林业碳汇宣传网络体系。”于海群表示,此举的目的并不是让市民都去购买碳汇,而是让大家意识到每个人的生活都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息息相关,呼吁大家节约资源,爱护环境,培养低碳的生活习惯。”
2009年8月6日,湖南首家以谷壳、树皮、棉花秆等农林废弃物为原料的湖南里昂澧县生物质电厂并网发电,这意味着该公司每年向欧洲电力巨头捷克CEZ能源集团出售十至三十万吨二氧化碳排放指标,获得上千万元人民币外汇收益成为现实。CFP供图
——相关建议——
建立多层次碳金融市场
2008年8月5日,上海、北京两地的环境能源交易所相继挂牌开张。之后,武汉、江苏等省市纷纷提出要建立环境能源交易所、节能减排交易所、排污权交易所等交易平台。
当年11月5日,首次发布的《中国碳平衡交易框架研究》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以“碳”这一可定量分析要素作为硬性指标,对经济活动加以监测、识别和调控,建议国家以省级为单位推行“碳源—碳汇交易制度”。因而,“碳源—碳汇交易制度”即碳交易,成为应对气候危机的基本措施之一。
“大家都在探索通过市场化推进节能减排、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作为对原有以行政手段为主推进节能减排的有益补充和探索。”梅德文说。碳交易市场包括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一级市场以项目撮合为主,二级市场则是更高级的金融衍生产品,“即使在项目层面,也需要有个市场让其实现价值发现过程。”
他表示,碳交易是种金融活动,而它的特点是更紧密地联系金融资本和绿色产业,其收益将直接用于促进减排事业。“我国应分步骤建立多层次的碳金融市场,包括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促进节能减排的不断发展。”
——专家观点——
人类过度索取导致金融危机爆发
马学禄(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我认为,低碳经济和人类文明密切相关。人类文明经过了丛林文明、农耕文明进入靠化石能源推动的城市文明。我们的吃穿住行都离不开化石能源,也就是煤、石油等。工业革命至今,不足世界总人口20%的发达人口消耗了地球上几亿年才形成的化石能源,化石能源的不可持续性变得异常突出。同时,化石能源的使用排放出大量温室气体,它们对环境的危害也已经引起人类的警觉,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命题,要寻找一种可持续的、清洁的能源来代替化石能源。所以我的观点是,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对环境的过度索取与地球有限的支付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的表现。
传统经济理论体系出现严重问题
这种矛盾凸显出这样几个问题:传统经济理论的“地球的供给能力是无限”的前提被动摇了;而且目前人类没有计算能源的环境成本,但这恰恰是所有人造物成本中最关键的成本之一,所以所有商品的成本都无法准确计算,传统价值链体系出现紊乱;发达国家超前消费,消耗发展中国家能源的全球经济模式将会加剧这一矛盾。
核算化石能源环境成本
因而我认为,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核算化石能源的环境成本,一旦计入环境成本,其成本不一定比清洁能源低多少。碳交易就是我们探索计算能源的环境成本的一种方式,但是目前我们对碳交易的内在机理了解得不透彻,碳交易的价格怎么定的?我认为,碳交易目前还是局部的政府行为,还需经过广泛的市场验证才能成熟和发挥作用。
而核算化石能源的环境成本还有很多种途径,比如根据碳捕捉技术来推算等,一旦这个价格核算出来,将是碳交易价格的重要参考值。
图片说明:2009年8月6日,湖南首家以谷壳、树皮、棉花秆等农林废弃物为原料的湖南里昂澧县生物质电厂并网发电,这意味着该公司每年向欧洲电力巨头捷克CEZ能源集团出售十至三十万吨二氧化碳排放指标,获得上千万元人民币外汇收益成为现实。CFP供图
操秀英 朱学蕊 科技日报 2009-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