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想干好,基础要打牢。基层怎么干?就看林业站!
乡镇林业站和生态护林员是林草资源管护第一线的基层基础力量,是推进林长制落地、助力乡村振兴、保障重点生态建设、保护发展森林资源、服务林农群众等各项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更是“关键一公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前哨”和“尖兵”作用。
2024年,国家林草局林业工作站管理总站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国家大局和林草中心工作,积极推动基层林业站发展和生态护林员队伍建设,努力夯实林草事业的基层基础。
持续推进
基层林业站建设
积极推动林业站建设提质增效。一是做好全国林业站本底调查关键数据年度更新相关工作。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有林业站2.5万余个。二是开展全国林业站分类指导研究,因地制宜研究林业站差异化的分类管理方法。全年累计派遣16个调研组41人次,完成了《全国乡镇林业站分类指导研究报告》。三是贯彻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督促指导各级林业站和生态护林员管理部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配合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做好林业站危房排查,指导10个省符合建设条件的100个林业站修缮危房开展标准站建设。四是组织开展林业站站长能力测试。继续采用线上线下培训与线上测试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站长能力测试,全年培训测试站长3800余人。五是优化学习平台建设,继续利用“全国乡镇林业站岗位培训在线学习平台”及“林业站学习”App对乡镇林业站干部职工开展培训,学员全年累计在线学习总时长达51.45万小时。六是推行“一站式”全程代理服务模式。积极推动“放管服”改革,指导各地以多种形式的服务窗口为受理前端,开展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全程代理服务。据统计,全年扶持各地5万余个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带动近200万林农开展林业生产。
以林长制督查考核为抓手,加强林业站建设。一是科学设置林业站评分指标,支持和指导地方加强林业站建设。二是加强指导,加大宣传。通过国家林草局简报、官网、局属媒体和林业工作站简报等载体,大力宣传福建、湖南、海南、广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典型经验, 引导各地以全面推进林长制为契机,加强林业站建设,进一步夯实林草基层基础。
以标准站建设为引领,提升林业站履职能力。一是加大标准化建设投入, 2024年度标准站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在上年基础上实现翻倍,共支持21个省(区、市)的1888个乡镇林业站开展标准化建设。二是进一步规范项目管理。制定《2024年度标准化林业工作站建设项目申报工作要求》《2024年标准站项目可研审查要点》,全面推进投资计划项目化管理,组织工作组赴湖北、湖南等地开展标准站项目建设核实工作。三是组织各地做好2025年度项目储备工作。制定并印发《标准化林业工作站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申报指南》,指导各省严格按照项目申报指南科学编报可行性研究报告。
稳步推进
生态护林员队伍建设
聚焦重点,强化管理。一是全力推进政策巩固优化。围绕过渡期后脱贫人口生态护林员政策巩固优化,赴云南等多地走村入户,了解急难愁盼,切实把握地方政策需求;在中西部22个省(区、市)林草主管部门生态护林员管理人员和脱贫人口生态护林员群体中开展政策问卷调查,结合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数据,系统提出巩固优化生态护林员政策建议;会同中央农办研究生态护林员政策,起草工作报告,初步明确了下一步政策方向,确保政策稳定延续。二是聚焦规范管理,切实加强队伍建设。2024年,督促指导中西部22个省(区、市)落实中央年度选聘资金64亿元,完成脱贫人口生态护林员选(续)聘任务,保持队伍规模总体稳定;指导地方进一步规范队伍管理,加强生态护林员绩效考核制度建设,将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切实提高生态护林员履职积极性;将生态护林员队伍建设纳入林长制基层基础能力建设分项,推动地方强化队伍建设、装备配备、保险保障,进一步发挥生态护林员队伍“前哨尖兵”作用。
典型带动,示范引领。一是持续开展关爱生态护林员队伍专项行动。联合中国农林水利气象工会持续开展生态护林员表彰评选、关心慰问、能力建设等工作:共同推选湖南先进生态护林员袁章清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关心慰问河北等10省份共计150名困难生态护林员,并会同局宣传中心,赴重庆、四川开展困难生态护林员实地慰问;加大边境地区生态护林员能力建设力度,在广西北海举办“暖边绿境”边境地区生态护林员技能提升培训班,提升边境地区生态护林员管理人员和一线生态护林员履职能力。二是继续开展“一站一员一窗口”系列典型宣传活动。在《中国绿色时报》相关专栏刊发典型事迹稿件15篇,在局官网和局官方新媒体平台发布先进典型融媒报道6篇。三是深入开展生态护林员宣传活动。在《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中央主流媒体发布生态护林员主题稿件10余篇。其中,林树春、袁章清、闹布东周等生态护林员事迹报道分别在《人民日报》头版、新华网首页、央视科教栏目刊(播)发。在局官网和局官方新媒体平台发布和转发生态护林员事迹材料、宣传海报、短视频等融媒稿件20余篇。
积极深化
法治建设和服务保障
强化案件统计分析,服务资源保护管理。一是统筹开展案件统计分析。严格执行国家统计调查制度,修订印发《林业和草原行政案件类型规定》,修改升级案件统计系统,组织开展全国林草行政案件统计分析工作,充分发挥“数库”优势、“智库”作用。二是强化行政案件管理工作。创新开展举报电话集成录音管理,规范举报件档案数字化归档,实现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同步建立、同步更新,案件信息全流程记录、全闭环管理。三是助力基层行政执法提质增效。密切结合各地林草行政案件统计情况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提出意见建议。宣传推广各地林草行政执法经验做法,为基层开展行政执法协同合作牵线搭桥,激活基层林草行政执法新动能。
各方联动,推进森林保险高质量发展。一是着力完善森林保险政策制度。国家林草局会同金融监管总局、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共同起草出台《关于推进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等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健全森林保险承保理赔管理机制。参加起草《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研究报告》,提出林草需求。委托专家团队开展“林草综合保险高质量发展”课题研究。二是加强林草保险调查研究工作。准确把握林草保险发展态势,完成《2023年全国森林保险数据分析报告》,全国政策性森林保险参保24.79亿亩,保额2.03万亿元,完成赔款14.03亿元,参保面积和赔付金额再创新高。与金融监管总局共同召开林草保险座谈会,分析林草保险面临的困难和下一步工作方向,完成《中国森林保险发展报告》出版工作。与财政部、金融监管总局等多部门联合开展农业保险调研,赴广东开展森林保险专项调研。修改完善《林草保险案例评析》,总结分析林草保险典型案例。三是继续推进森林保险扩面。指导西藏自治区正式开展森林保险工作,黑龙江将森林保险扩大至国有林区,参保面积大幅度增长,目前全国31个省份均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森林保险。继续推动保险机构支持林草行业,推动山西、青海、河北等省与承保机构合作,为护林员提供巡护装备和人身保险。四是大力拓展林草保险覆盖范围。指导内蒙古制定新一轮草原保险试点方案。推动甘肃、河北、青海等省开展草原保险试点研究。协助总结全国野生动物致害保险情况,与人保集团共商野生动物致害保险工作,积极推动各省开展野生动物致害保险。
中国绿色时报 202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