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林业行业动态

沈国舫院士考察热林中心时感叹:在这里我看到了希望 珍贵树种抚育经营大有可为





广西我来过许多次,但热林中心我是第一次来。今年我们集中重新编写《森林培育学》教材,地点在南宁和南京两个中选一个,我提议选在南宁。因多次听守攻说起中国林科院有个热林中心,热林中心培育了许多不错的珍贵树种,想来看看,今天终于来了。
  虽然考察时间很短,也很匆忙,但看后让我感到很满意,很高兴。有些方面是在我的想象之中,但有些方面却超出我的想象。昨天一路上(9日)两个多小时听了蔡道雄主任介绍的情况,今天又进行了实地参观,看后让我感觉向大家学习到了很多东西,这不是客气话。因为科学理论来源于客观实践,科学基础也来源于实践,来不得半点虚假。你们这儿这种新的森林培育模式给了我很大启发。
  我来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年来,我总有一些担心,广西的林地是不是都桉树化了呢?我曾经担任过海南省顾问5年,也去过桉树中心等地方,我不反对发展桉树。一分为二地来看,桉树给我们带来了经济效益和速生丰产林蓄积量。用科学的方法,能够解决我们的林板结合、林纸结合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不能无节制地大规模地单一发展。所以我老想,是否有别的出路呢?这激发了我特别想看看你们所说的珍贵树种到底发展如何。
  因为利益的驱动,大家都想短平快,想快得利,但要说服人家,就得有实例,有实例提供给人看,让人们能够真正感觉到,除了桉树等速生丰产林能给人们带来经济、社会效益外,还有这样的树种,即珍贵用材树种,不仅能给人们带来经济、社会效益,同时还能带来生态效益,而且效益更大。通过我亲眼所见,得知可以有另外的森林培育模式,另外更好的做法,只是等的时间稍微要长些而已。其实也就是发展的头几年,几年过去后,即当珍贵树种进入间伐或轮伐期后,就不存在时间问题了,也就是前后30年左右的时间,但30年之后获得的利益将会更多。
  原来我也认为,珍贵阔叶树种可以发展,也明知获得的长远利益很高,生态效益很好,但相对桉树、杨树等树种来说,支持不够。我1986年秋从苏联回来,我走过很多地方,到过广西柳州的三门江林场,同时还到过别的一些地方,看到了一些零星的珍贵树种,有的还是国民党时期种下的,但都没有这次印象深。今天看到这么大一片,并且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而且速生程度并不次于杉木、马尾松。过去我们关于速产丰产林的林木生长量有个粗放的说法,即“三个一”:一年高一米,一年胸径一公分,一年一亩一立方米。这样看来完全可以达到,而且有的还超过了这个数字,因此它们并不慢。相对于北方的许多树种来说,可说是相当快了。
  我刚从东北考察回来,他们所走之路也不错。东北三大名贵木材“三大硬阔”:水曲柳、核桃楸、黄菠萝长势很好。但我今天在你们这儿看到,这儿的生长速度比东北的还快,木材质量更高,效益好。所以说超出了我的预期,超出了我的想象。作为造林人感到十分欣慰,这也是近年来我一直想解决的问题。
  我们的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可说是世界上同一地带中条件最好的,但我们总是跟欧洲学跟日本学,觉得他们的产量和质量比我们高,觉得我们自己不争气,占这么好的地方,而产量、质量那么低,作为造林人的我也感到很惭愧。所以在东北我就说,你们小兴安岭长白山完全可同北欧、中欧的一些国家相比,我们不比人家差。世界上没有哪一个亚热带具有我们的亚热带如此好的气候条件:典型的亚热带。虽然因为我们的农耕历史太久,破坏较多,但还是一个巨大的林木资源宝库。
  今年我还去过宁波、重庆、肇庆、海南尖峰岭等地,这些地方也保护了少量的珍贵阔叶树种,但它们都被保存在自然保护区,没有作为正常的森林经营,尚未出经验。
  你们这儿你们积累了最早最多的宝贵的经验,非常珍贵。在这里我看到了森林抚育经营的希望。下面我谈几点感受:
  1.更加坚定了发展多功能林业的大方向,这涉及到国家森林经营政策。森林本身就具有多功能的特点,防护林、用材林、生态林、经济林、商品林等,平常我们强调的只是它其中的一面,但这并不能改变它本身就具有多功能的特点。如今天看到的林子,明显地具有多功能,既能生产木材、产量高,而且生态效益很好。今后,从国家大局出发,我们将不断给国家和政府、国家林业局出主意,掌握好尺度。
  2.更加坚定了我们走近自然森林经营的方向和信心
  有一段时间,我也比较倾向大力发展人工林。因为用少量的人工林取代大量的天然林,达到天然林保护的目的。人工林有其自身的发展过程,如何使其更符合自然条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需要科学论证的。
  我国近自然森林经营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天然林(次生)。不能完全让其自生自灭,需要培育改造,让其长得更好,质量更高。只有这样,才有出路,否则永远低产。二是人工林。发展人工林一定要适应当地的条件,无论树种选择还是树种搭配或者树种栽培技术,都应该适合当地条件,走近自然之路。
  热林中心是以人工林为主,达到95%以上。你们和东北是一南一北相辅相成的两个成功实例。今后要往天然林集约化、人工林自然化这方面发展。既使人与自然和谐,又能促进其数量和质量的提高,从而提高林地生产力,这个心愿希望通过你们这儿实现。从民族发展的长和综合利益来看,你们这些模式更有前途。希望你们走质量高、效益好的道路,走更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道路。踏踏实实地做好工作,创造出更好的效益。
  3.探索出的几种栽培模式,进一步丰富了我们的林学理论。
  你们采取的方式,教科书中有,但大部分都停留在理论上,缺乏丰富的能有力说服他人的实例,但今天我从这里看到了,并且有很多。这些工作刚刚开始,最多也就30年,所以对其生长速度、立地条件、何时长得好、何时成熟、成熟过程、树种搭配关系比例等都要不断地进行科学观测,得出科学数据,做到科学化。
  4.代表了森林培育的一个发展方向。你们创造的实例,代表了我们国家林业的一个发展方向,我将抓住这些,把这些吸收到新编的教材当中去。
  总之,虽然考察时间短,但收获大,感受多。给我总的感觉是,方向准确无误,路子走得很对,抓住了珍贵树种的关键特色。
  你们把一个采石场改变成了这样,不得不让人感叹。对你们所做的工作我很感兴趣,你们所做的实验、所做的探索非常好。这要比欧洲人所做的混交实验丰富得多、生动得多、复杂得多。欧洲树种的混交理论依据都是从橡、栎类培育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我们做了这么多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来可以创造出比他们更丰富的理论,而现在的我们是实践走在前头。实践走在前头好,理论向实践学习,我们要不断地总结、提高,掌握规律,形成理论,反过来再进一步指导生产实践。希望大家把工作做得更细致更踏实。通过科学积累,确立固定标准地,进行几代、几个轮回的科学观察,从而提供更多的资料、更多的数据。若长期这样坚持,我们就可大大超过美国和欧洲这样的例子。我们有这么好的资源条件,完全有可能。
(以上为笔者根据沈国舫院士在热林中心举行的座谈会上发表的讲话录音进行整理形成的文章,顺序和表达与讲话相比有一些小小的变动,稍微书面点,题目笔者自加。全文未经沈院士审阅,)
中国林科院宣传中心 2010-12-15

关键词 科技  生态  生物多样性  森林经营  珍贵树种  图片  焦点新闻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