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雅长林场阳光灿烂,驱车穿行在位于桂西北的这个广西最大的国有林场,林深似海,满目葱茏,令人迷醉。
谁能想到,3年前,这里是一片凋敝景象,树木稀疏,林场濒临倒闭。
“这两年林场变化太大了,改革把大家的日子给改好了。”老陈是林场的“老臣子”,亲历了雅长林场的数十年兴衰变迁,他带着记者来到山脚一块形态奇特的巨石前,石上刻着两个鲜红大字:“卧龙”。“如今这条龙醒过来了。”老陈边说边用手拭去石头上的浮尘。
让“卧龙”苏醒的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它改变了雅长林场3000人的命运。
幸福时光在砍伐中伤逝
雅长人忘不了几年前那段彷徨的日子。“木头越砍越少,很多人都没活干,大伙在家里坐着,没人知道以后的日子会怎么样。”一个林场职工这样说。
创建于1954年的雅长林场是广西区直国有林场中面积最大的林场,总面积108万亩,森林蓄积量222万立方米,林场的当家树种为高大、笔直的细叶云南松天然林。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林场的主要经营模式是以采伐生产木材为主,年采伐量在4-6万立方米,木材收入年均约3000万元,每年向地方财政上缴的各种税费占所在县地方财政总收入的1/3以上,那时的雅长林场曾名列林业部评定的全国国营林场500强之第32强。
林场最兴盛的时候职工有3000人,木材最多一年砍56000立方米。但是,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天然木开始减少,珍稀树种榉木也不多了。过度的砍伐和单一的经营模式为雅长林场的“幸福时光”划上了休止符。
自1995年起,雅长林场扩大基本建设,投入大量资金兴办纤维板厂和纸厂。但因技术力量薄弱,管理不善,导致连年亏损,加之战略经营方式单调,多种经营发展不起来,仅靠生产销售木材收入资金来运作生产,没有其它财源收入来支撑,林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戴上了“贫困林场”的帽子。
对林场来说,更致命的是1998年国家不允许采伐天然林的那一纸禁令。根据有关规定,雅长林场开始实施森林分类管理,林场公益林的面积约占森林总面积的63%。至此,雅长林场的伐木刀不得不彻底放下了。
“三板斧”砍出新天地
不伐木吃什么?2000年底,时任凌云县政协副主席的吴天贵临危受命,接任广西区国营雅长林场党委书记、场长。
“亲戚朋友都劝我不要去,当时我去林场看了看,光溜溜,大树砍了,小树没长,我想,剩下的林子不多了,能保住一块就保住一块吧。就这么答应了。”吴天贵说。
吴天贵带领新一届领导班子迅速拟定了林场二次创业的方针:培育资源,重建生态,保护生态,恢复生态。
吴天贵对记者说:“我父亲就是个伐木队长,他们那一代伐树是新中国建设的需要,但是我们这一代再伐下去,就会成为祖国的罪人。”
转型的路举步维艰。2000年林场仅剩800多名职工,原始森林只剩不到10万亩,林场年收入从最高4000万下降到不足1200万元,负债4000多万元。
雅长林场使出了“三板斧”——
第一“板斧”是“死看死守”。为整治盗伐毁林,林场与乐业县委、县政府联手,在林区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严打”,仅在2001年2月至7月就先后出动警力1500余人次,捣毁违法犯罪集团9个共44人,破获林业刑事案件42起,抓获违法犯罪人员55人,林业行政处罚103人,回收林地1333.3公顷,有效震慑了盗伐毁林犯罪。通过宣传森林法,林场还从农民手中收回34000亩林地。防火是第一大事,林场层层签订责任状,重点地区重点把守,进林人在检查站要扣留下火机等危险物品;林场还设高额奖金奖励举报人,以杜绝人为放火。
第二“板斧”是实行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公开考评,择优聘用,讲求实效,以劳取酬……逐步建立了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劳动分配制度。干和不干一个样的沉闷、懒散一扫而空,林场职工的精、气、神又回来了。
第三“板斧”就是发展生态旅游业。2002年12月,国家林业局批文同意雅长林场建立“黄猄洞天坑国家森林公园”。2003年4月25日,广西自治区林业局批复同意雅长林场编制的《广西黄猄洞天坑国家森林公园总规划》,公园规划总面积13879.7公顷,规划期8年,总投入1亿余元,以申请国债、银行贷款、招商引资及林场自筹等方式解决。
命运在转型中改变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雅长林场建成了白云山庄等景点和配套基础设施。2003年10月,广西黄猄洞天坑国家森林公园对外试开放,并连续两年在黄猄洞天坑成功举行了中国黄猄洞天坑攀岩表演,旖旎的自然风光和精彩的节目吸引了上万名游客。
改革开始改变雅长林场人的命运。
小廖是林场土生土长的姑娘,几年前父母想把她嫁出去就算了,“山里的丫头,不嫁人能干嘛?”但现在小廖在白云山庄表演唱山歌,很受游客欢迎。靠唱歌小廖一个月能挣五六百元。据统计,林场职工的月收入比2001年翻了一番,平均达到900元。
场长吴天贵向记者介绍说,现在林场900名正式职工实行三三制:三分之一的人员守护生态公益林,三分之一的人员经营商品林,三分之一的人员开发旅游业。
种植园是林场调整产业结构以后发展起来的,当年是林场拨出3万亩地给下岗的职工,初衷是解决这些职工的吃饭问题,如今却成为了职工你追我赶、各显神通的致富宝地,“现在咱们是山上种养,山下经商。”种植园里的人们说。
杨秀龙是种植园里的大户,7年前种下的100多亩优质良种龙眼,如今已是硕果累累。近几年广西龙眼市场不被看好,可他种的龙眼却以每公斤4元的价格卖出去,光龙眼就赚了好几万元。杨秀龙笑呵呵地对记者说:“这算什么,场里还有比我赚得更多的呢!”
记者离开雅长林场的时候是傍晚,落日余辉之下的林场透着一股苍凉之美。这座林场和林场中的人们正在尝试走一条新的路,他们共同享受着改变的喜悦,也一起承担着变革的阵痛,对他们来说,这场改变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华南新闻》 (2004年07月05日 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