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金沙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地区东部,地处乌蒙山脉与娄山山脉交汇处,坐落于乌江与赤水河之间。全县行政区域总面积2528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247个村(居、社区),2007年末总人口62.19万人,为毕节试验区八个(市)县之一。
1988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提议在贵州省毕节地区建立“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获国务院批准。毕节试验区辖毕节、大方、黔西、金沙、织金、纳雍、威宁、赫章一市七县。试验区内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特征,石漠化非常严重。是全国唯一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试验区,亦为国家林业局“全国林业生态建设示范区”,根据中央统战部的安排部署,金沙县为民进中央对口帮扶县。
为了落实国家林业局建设“全国林业生态建设示范区”的精神,作为国家级林业科研机构、民进中央等民主党派的科技支撑单位,中国林科院高度重视科技、智力帮扶工作,院长张守攻专门批示:“要抓住机遇,继续做好石漠化治理的科技支撑工作,全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民进中央和其他民主党派的‘智力支边’活动。”
(一)
2009年2月27日—3月4日,院科技处组织我院相关专家参加了民进中央组织的贵州毕节地区金沙县、黔西县的考察调研和智力支边扶贫活动。在黔期间,我院专家重点考察了贵州省毕节地区金沙县的石漠化及其石漠化治理情况,并就我院如何结合实际情况开展该地石漠化治理工作,与民进中央和地方政府进行了多次交流与商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林科院“科技支金”行动方案。
成立了中国林科院“科技支金领导小组”和“科技支金专家特派团”。院分党组书记、院长张守攻任领导小组组长,院分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陈幸良和院分党组成员、副院长储富祥任领导小组副组长,成员由科技处、林业所、亚林所、热林所、林化所、资昆所等单位的代表组成。成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陈幸良副组长兼任办公室主任。专家特派团由我院相关专家组成:苏建荣为团长、裴东为副团长,姚小华、李生、任华东、张俊佩、许洋、梁昆南、黄桂华、李昆、谷勇为团员,李生兼任秘书长。
(二)
“科技支金领导小组”和“科技支金专家特派团”成立后,我院决定在金沙县建立“石漠化治理科技示范园”和“智力支边科技大院”。以此为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智力、科技支边扶贫工作。选定金沙县城关镇淹坝村约500亩的石漠化山地作为我院与民进中央联合共建的“石漠化治理科技示范园”;选定淹坝村村长陈享伦家作为“智力支边科技大院”试点。通过科技特派团、送书下乡等形式向当地群众传授科技知识,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并在“科技大院内”捐建了一处图书室和多媒体教室,以支援金沙县林业生态示范区建设。图书室和多媒体教室实行全面免费开放,书本可免费阅读和借阅。
由此,3月下旬,院京区党委发文,在京区各单位开展了“捐献一本书 受益几代人”的大型捐书活动。我院京区从单位到个人,从科研战线到后勤保障,从离休老干部到在职职工和职工家属,都积极参与了捐书活动。捐赠书籍由党群工作部一一打包,通过邮局运往贵州林科院,再由贵州林科院运送至毕节金沙。图书内容涵盖蔬菜种植技术、经济林种植技术、农作物种植技术、家电维修、农业机械管护、工具书、外语书籍、儿童读物、小说、百科知识等。截至4月9日,“石漠化治理科技示范园”和“智力支边科技大院”揭牌时,图书室已拥有图(期刊)已达8800本(册)。
为了“石漠化治理科技示范园”和“智力支边科技大院”的建立,我院年轻专家苏建荣、李生、任华民、许洋等先后在淹坝村安营扎寨一个多月,建立图书室、多媒体教室,安装全光照喷雾育苗设备及各类标牌。院科技处和院党群工作部相关同志也一道赴淹坝村,为示范点的设立、图书的捐赠与运达、图书书架的制作、图书的摆放、电源插座的购买及石漠化科技示范园和科技大院的顺利揭牌,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汗水。李生博士说:“图书借阅和科技咨询在我们看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在当地,却变得较为复杂,学生和当地村民比较胆小,也不太能听懂普通话,所以开始几天,做宣传要村民来看书、借书时,都是连说带比划。现在好了,他们知道了图书室的作用,连续几天都有人来借阅书籍,还有不少年轻村民围着问这问那。”
(三)
贫困地区要发展,科学技术是关键,石漠化治理科技示范园和科技大院的应运而生,正如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所说:“这必将有力促进毕节试验区的智力支边工作,这是金沙县、淹坝村的福音。”
金沙县淹坝村现有石漠化面积2000多亩。长期以来,当地群众积极开展石漠化治理工作,摸索出了一些传统的生产模式和耕作方式。专家考察发现,金沙县石漠化岩石出露率在40%左右,地表尚有一些零星树木生长,属于中等程度石漠化,土壤保留较多。在此基础上,专家设想围绕石漠化综合治理这个核心,引进栽培经济林以解决生态建设与群众增收矛盾,缩短群众受益周期,挖掘潜在资源、市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强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建设精品示范园,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促进区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为:
以“核桃+金银花”模式为主力,开展乔+灌+草(藤)等立体复合经营,开展核桃良种栽培示范,核桃换头、嫁接等培育技术示范;同时引入高效经济林、药材、牧草等作物,进行混交栽培。
引入有观赏价值、水土保持价值及经济价值的适宜物种,丰富景观多样性。初定女贞、白刺花、柏、竹等;当前“核桃+金银花”模式,获益周期较长,从丰富物种及栽培模式方面,引入适宜物种及模式,缩短获效周期,实现以短养长之目的。
围绕良种繁育、丰产栽植、加工利用等产前、产中、产后环节,广泛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当地群众科学知识和技术水平,为脱贫致富创造永续平台。
图片说明:
“石漠化治理科技示范园”示范内容
张守攻院长与淹坝村村长陈享伦在科技大院图书室攀谈
询问粮食和收益情况
与年轻企业家(左三)商讨科研与企业合作之道
部分专家和工作人员与朱永新副主席和张守攻院长在科技大院前合影
考察示范区
部分专家和工作人员同院领导陈幸良(中)在我院示范园碑前合影
群群白色的岩石向人们诠释着“石漠化”这个冷漠干硬的名词
人们的杰作——绝地逢生的经济林
中国林科院宣传中心(21-04-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