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林业行业动态

云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将在“十一五”期间有更大发展



在日前编制上报的云南林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云南省将规划启动一大批野生动植物保护项目和自然保护区建设。
一、野生动物保护工程。启动实施长臂猿、亚洲象、金丝猴、鹤类、麝类等保护工程。
二、野生植物保护工程。启动实施古茶树(园)保护工程、红豆杉保护工程、兰科植物保护工程、以松茸为主的野生食用菌保护工程、木兰科植物保护工程。
三、野生动植物小种群保护拯救工程。先行启动绿孔雀、赤颈鹤、鼷鹿、豚鹿、虎、熊狸等10个野生动物物种和巧家五针松(白皮松)、毛枝五针松、水松、萼翅藤、华盖木等30个野生植物物种为重点的小种群保护工程。
四、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好无量山、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项目;做好西双版纳、白马雪山、哀牢山、南滚河、分水岭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验收工作;实施好高黎贡山、大山包、苍山、文山、黄连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以及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扩建工程建设;实施好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跨国界保护交流基地建设;争取将菜阳河、大雪山、药山、铜壁关、云龙天池、元阳观音山、云岭(老君山)、泸沽湖、碧塔海、纳帕海、哈巴雪山、元江等13处省级自然保护区申报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使云南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达25个;争取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中国自然保护区巡护培训基地”;争取建立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争取建好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监测网络;争取在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哈尼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及示范地;争取将40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基本建设纳入省级预算。
五、野生动植物种、湿地、保护区监测。建立省级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监测总站一个;建立野生动植物重点分布区域、自然保护区和重要湿地监测监管中心站43个。全省共设立野生动物监测点145处,野生植物监测点82处,自然保护区监测点200处、固定样地350个,湿地监测点37处。继续实施好高原湿地环境教育基地的建设工程;做好拉市海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新建3个湿地自然保护区,包括剑湖、北海、寻甸清水河等;争取将现有大山包、拉市海、泸沽湖、洱海、碧塔海、纳帕海、会泽长海、茨碧湖8个自然保护区,以及剑湖、寻甸清水河等湿地纳入湿地保护工程;争取建立国际性的黑颈鹤越冬栖息地研究、监测基地;争取建立高原湿地监测网;争取建立高原湿地国际性研究基地;做好国际重要湿地申报。
云南省林业厅 2005-10-13

关键词 林业政策  林业建设  林业规划  野生动植物保护  自然保护区  生态  生物多样性  湿地  森林资源  森林保护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