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林业行业动态

将失去的不仅是美丽 濒危物种可提供宝贵医药资源





濒危物种:正在逝去的“灵丹妙药”
由于气候变暖,北极熊正在逐渐失去它们的家园。如果人类再不认真审视自己的行为,并加以改正,北极熊的今天也许就是我们的明天。
  编辑:
  您好!
  我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生颜晓川,我现在美国做一项关于环保的宣传活动。我们的工作得到了联合国,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前美国副总统戈尔等的支持。我们宣传的内容是环境,濒危物种与人体健康的密切联系,这是个比较新的领域,相关知识在美国才刚开始普及,在中国还很少人知道(据上海疾控中心)。所以我想通过贵报发表一篇文章,也让国内的读者了解这方面知识,让大家真正地把环保和自己的健康联系起来,把环保看成是自己的事情,理解并配合国家这几年的环保政策。
  我现在是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学生,在该领域受教于 Eric Chivian (诺贝尔奖获得者,哈佛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主任);Sallie W. (Penny) Chisholm (现麻省理工著名生态学教授)和Tyler Jacks (麻省理工癌症研究中心主任)。
  几个月前,和哈佛医学院的奇文教授(Eric Chivian)午餐时,我得知有许多科学家认为在一种澳大利亚的青蛙身上有一种对治疗胃溃疡可能有奇效的药物。但是因为环境问题,这种青蛙已经绝种,我们就失去了继续研究这种药的机会(胃溃疡光在美国就有2500万患者)。而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颜晓川)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识到环保的与人类健康的利害关系。
  奇文教授还说,在美国,大家都熟悉气候变暖、空气污染这些概念,但是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其他物种的灭绝和我们自己健康的密切关系,因为这是一个很新的领域。相关知识在美国的普及工作才刚开始。如果在美国的宣传工作进行顺利,美国民众会了解到他们未来的救命良药可能就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此他们中会有更多人做正确的选择和行动。这样,十年,二十年后他们会更健康。
  而相关知识在国内尚未普及,所以我决定用中文写这样一篇文章,让大家在国内也能对同样的信息有所接触。我们国家对环保的投入是世界前列的,我们大家对环保的认识也一定要领先。
  地球村的前辈们支撑着人类的发展,但是我们却经常忘记了它们
  记得在很多武侠电影里,总有一种角色,华丽地登场,掀起一阵波澜,惹出很多是非,然后因为自己所做作为,又很快地退出舞台。例如东方不败。我们人类和地球上很多动物,植物比起来,算得上是新来的,而我们在短短时间内取得的科技成就和支配自然界的力量,以及我们对这些地球村里的前辈们(其他物种)造成的影响,也算地上是华丽登场和一阵波澜。我们潜意识里总认为,其他生物的境况与我们没有直接的联系,而我们力量强大,就算它们消失了,我们也不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但这是一个错觉。
  首先看看,地球村里的前辈们都为我们做了些什么?
  它们给我们食物。例如,草地支撑着食物来源,包括肉,牛奶和皮毛。森林给我们水果,蜂蜜和蘑菇。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森林提供了将近一半的能量来源。
  它们给我们水喝。如果没有许多植物的根,微生物和土壤配合起来帮我们净化自然降水,我们现在喝的水里面就会充满各种氨,病菌,杀虫剂,化工废料等。没有他们帮我们净化水,我们的祖先也是活不下来的,也就没有今天的我们。
  它们给我们丰收。例如在马来西亚,油棕种植业以前是靠手工传花粉。费时费力,而且收成不好。后来引进了天然的花粉传递者,象鼻虫,收成立刻增加了50%,而且节省很多人力。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许多物种帮我们抗洪,调节气候,阻止疾病蔓延等,但是我们却经常忘记了它们。
  现在,看看支撑着我们生命的这些地球村的前辈们,它们的命运都是怎么样的呢?
  科学家们通过对海洋化石的研究,推测在人类文明之前,正常的物种灭绝速度是每年,每一百万个物种中有一个灭绝,而现在的速度是这个的一千倍。例如夏威夷群岛上曾经有一百多种鸟类,在人类公元五世纪左右登陆之后,现在只剩十几种了。
  濒危物种所蕴藏的“灵丹妙药”,就在不知不觉中永远地失去了
  我们已经讲过的,锐减的生物多样性会影响气候,农业收成,空气,水质,传染病等。但是长期被人们所忽略的是其对医药研究的影响。
  许多濒临灭绝的物种为医药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源。
  澳大利亚青蛙VS胃溃疡
  例如前面提到的那种澳大利亚青蛙,现在已经绝种了。青蛙都是卵生,也就是会下蛋。但是这种青蛙独特之处在于它会把下处来的卵吃进肚子里,等孵化出完全成熟的蝌蚪后,再将它吐出来。
  一般来说,当有东西进入动物的消化道时,胃里就会有感应,分泌出消化液来腐蚀食物。而研究发现,这种青蛙的蝌蚪可以分泌一种化学物质,阻止胃酸分泌和胃收缩,这样就不会被母亲消化掉。关于这种青蛙的研究很有可能就带来对人类胃溃疡治疗全新的认识,但是这些研究被迫中断,因为这种青蛙绝种了。胃溃疡光在美国就影响着2500万人!
  我们对湿地的破坏导致两栖动物的生存空间骤减,我们大量捕杀青蛙,我们破坏臭氧让对紫外敏感的两栖动物无处藏身,我们还污染水源让他们中毒。现在将近6000种包括青蛙在内的两栖动物,已有近2000种濒临灭绝。而青蛙身上有医药研究价值的“宝贝”可能有好几十种。
  北极熊VS骨质疏松
  另外一个例子是北极熊和骨质疏松症。这种疾病每年对世界经济的损失高达一千三百亿美元。骨质疏松症就是骨头重量减少,变得稀疏。引起疼痛,驼背,骨折,呼吸困难等。卧床的病人和老年人缺乏运动,最容易患这种疾病。一般人在卧床5个月后会损失三分之一的骨质。而北极熊很特别,它们每年有好几个月一动不动,而骨质却完好无损。这个生物学上的奇迹,是因为它们的身体可以将从骨质退化中流失的钙重复利用,来形成新的骨质。
  最近,有科学家已经在北极熊体内提取出了一种关键化合物,它可以刺激新骨质和软骨的形成,并抵抗骨质退化。这种化合物已经在老鼠身上试验取得成功,很可能为新药研发做出贡献。
  然而,有调查预测,到2050年,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北极熊将消失。我们释放温室气体,导致北极熊赖以生存的冰盖减少;我们曾为了北极熊身上“值钱”的部位扑杀他们,我们还因为开通很多北极圈内航线,造成过不少因为油料泄漏而引起的污染。同样,北极熊身上有医药研究价值的地方也相当多。
  值得一提的是,在地球上所有物种中,我们知道的还不到20%。也就是说,大部分的正在消失的物种我们都不知道,那么它们所蕴藏的“灵丹妙药”,也就在我们不知不觉中永远地失去了。
  为什么要尽全力保护地球村里的其他物种?因为它们关系着我们的健康与生命
  根据我国环境保护部《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四次国家报告》,虽然我们面临的挑战非常严峻,“全国90%左右的草原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全国40%的重要湿地面临严重退化的威胁……”但是国家对此高度重视,到2007年为止,已经采取八项主要措施,取得的成就包括建成2531个自然保护区;实施了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严格控制了环境污染,温室气体排放明显下降,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和保护意识等。
  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对我们所吃的食物做正确的选择;对资源,包括电,水,气等的使用有计划,做到不浪费;对选择交通工具时应该考虑其环境影响;相互提高环保意识,参与环保活动,如植树,垃圾分类等;要多了解环保知识,知道怎样行动和为什么要行动。
  最后一点又回到了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我们为什么要尽全力保护地球村里的其他物种?因为它们关系着我们自己的健康与生命。
  最后,我想引一段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对奇文教授《延续生命》的评论:“我们自己的生命依赖于我们是否用我们所有的创造力和意志力去面对这个问题,这样我们才不会从我们的子孙手里剥夺享受大自然财富的机会。”
  (作者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系2011届学生)
  ■ 延伸阅读
  假如我是一只鱼
  这里我举个假设的例子,来演示一个物种可以受到人类多大的伤害。
  我想用鱼来讲一个故事,因为世界上有近20%的人以鱼为主要食物来源。假设我是一只淡水鱼,我和我的同胞们就会生活在江、河、湖里。
  首先是我的栖息地缩小了。在上个世纪,人们对淡水的需求增加了八倍,世界一半的淡水资源被人们抽走了,用于灌溉,工业和家用等。现在好多河流,包括美国科罗拉多河,印度恒河,还有我国黄河,在旱季时,还没留到大海就干枯了。
  现在呢,我的种群只能聚集在还没有干枯的地方。但是这样人们就更容易找到我们,于是我们被大量打捞起来,直到我们稀少到自己都找不到自己的同胞了。
  我们还继续活着,但是呢,人们开始在附近开采煤矿。煤矿在出售之前,一般会在水里洗,洗出来的东西包括很多有毒的重金属。例如,2000年,美国的肯德基州就出现洗煤矿的污水(3000万加仑)流入了河里,造成了俄亥俄河长达二十多英里的“死亡区域”,我们住在那里的同胞无一生还。
  这个时候,周围的工厂开始运作了,排放出很多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结合生成碳酸,导致河水变成酸性,使得我们死亡率增高。另外酸性河水容易将土壤中的铝离子带出来,而铝离子对我们有毒。
  后来又因为臭氧减少,紫外线辐射增强,我们依稀活下来的同胞最后也没有办法生存了,于是和这个世界说了再见。
颜晓川 科技日报 2010-07-01

关键词 生态  环境  环保  温室效应  图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