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林业行业动态

竹林翻耕刀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本报讯 日前,由浙江省湖州市林业科技人员研发的一种竹林翻耕刀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授权,这是“L”型刀具应用于竹子培育领域的一个新突破,也将为该技术领域的“机器换人”奠定基础。
千百年来,竹林翻耕是毛竹、早园竹等高效竹林经营的一个主要技术手段。由于刀具瓶颈的制约,经营者一直沿用铁耙、锄头等初级生产工具,不仅需要付出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工作效率很低,既不利于规模化集约经营,也与现代化生产经营的要求不相适应。
为此,湖州市林业局技术人员、湖州市笋竹联盟创新团队等专家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依托现有微耕机技术,借鉴“L”型刀具的相关理论,从生产实践中获取第一手资料,攻克刀具的角度与弧度、弧形部的端部与基部之间的夹角等关键技术,运用“缠切”原理,规避地下竹鞭卡死、套牢造成的死机等技术难点,达到既能有效缠切断鞭,顺利跳过竹蔸或石块,又能确保机器平稳前行,保持工作的连续性等目的。
据了解,该刀具嫁接安装到微耕机上,翻耕深度在15-25厘米之间,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爬坡度为25度以下,8小时工作效率可达2.5-4亩之间,是人工翻地的8-12倍,油耗成本为每亩15元左右。应用该刀具翻耕的竹林鞭笋每亩增产20-30公斤,冬笋每亩增产10-25公斤。通过应用验证,该刀具还适应苗圃地、果园和茶园等林地的翻耕,用途较为广泛。(杨健)
中国绿色时报 杨健 2017-02-17

关键词 竹林  翻耕刀  国家发明  专利授权  图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