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林业行业动态

湿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课堂



  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为自然教育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湿地是全球最重要的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的提供者,我国拥有湿地面积3635万公顷,约占世界湿地面积的4%。著名的青海湖鸟岛、湖南洞庭湖、香港米埔、黑龙江兴凯湖等,在众多的自然保护地中独具特色,为开展自然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物种多样性资源。
  当前,我国的自然教育以林草、教育、文旅等为代表的各级政府部门在推动,涉及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农场、森林康养、休闲农业、户外运动等多个领域。
  自然教育以自然为师,相比传统课堂教育,自然教育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魅力在于除了近距离感受原始的湿地之美,湿地蕴含的丰富的动植物、河流、水系自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在自然中学习和发现,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具有天然的吸引力。
  生态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湿地自然教育在传递湿地生态学相关的科学知识外,更注重对于青少年生态思维的引导,树立全局的系统思维,这对于智慧成长、身心健康发展弥足珍贵。湿地自然教育在创新思维的赛道上可弥补应试教育缺少开放式训练和探索的不足。
  湿地自然教育既是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路径,也是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
  随着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认识的不断深入,在国家湿地保护政策的推动下,各地纷纷加强湿地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等湿地自然教育阵地的建设,为公众提供了丰富的自然教育场所。
  江苏苏州、四川邛海、浙江西溪、广州海珠、湖南洋湖等湿地公园及湿地保护区探索“阵地+队伍+课程”模式,培育人才队伍,研发科普课程,开展宣教活动,自然教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显著提升了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
  苏州依托21家湿地公园打造自然教育阵地,整体推进湿地自然教育,用行业监管促进自然教育科普工作良性发展,探索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共建共享的自然教育机制体制,贡献了可供复制推广的政策体系、示范基地和特色课程,形成在全国具有推广价值的系统化、规范化的湿地自然教育模式。
  苏州2015年发布《苏州市湿地宣教指南(试行)》、2022年发布《湿地自然学校建设指南》等湿地自然教育政策措施,引导打造了11所湿地自然学校,每年开展活动300余次,覆盖公众6万人次。
  为帮助湿地公园快速培养本地宣教人才队伍,苏州推动湿地公园与从事自然科普经验丰富的团队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实行“一对一”指导模式,提升自然科普能力。创建苏州昆山天福实训基地,建立自然教育系统培训机制,已为全市湿地公园培养98名生态讲解员。指导湿地公园自然科普从业人员通过晋升林业专业技术职称获得事业成长,目前已有19人获得专业职称资格,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稳定性。
  特色课程是自然教育的核心所在。苏州加强课程研发,活用“科普+”模式,通过动植物资源调查、解说系统规划等,深度梳理和挖掘本地生态、文化、历史等资源,开发具有公园特色的核心课程体系,形成吴江同里“四季全覆盖”、常熟沙家浜“红绿新学堂”、昆山天福“农耕文化体验”等精品课程。
  志愿者是自然教育的重要力量。2012年,苏州湿地自然学校志愿者队伍组织成立,印发《苏州湿地自然学校志愿者手册》,明确志愿者权利、义务、加入退出机制等,形成了志愿者团队的管理模式。目前,志愿者团队中有生态学教授、植物学博士、资深观鸟人等专家志愿者,也有热心市民、学生等普通志愿者。
  此外,苏州将宣教工作纳入全市湿地公园评估体系,完善评估指标,将生态讲解员、宣教课程方案情况、自然教育活动开展情况等指标量化赋分,最终评估结果通过《苏州市湿地保护年报》向社会公布。
  在自然教育与湿地保护等的多重作用下,我国湿地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湿地面积得到有效恢复和增长,一些曾经濒临消失的珍稀物种,如黑颈鹤、东方白鹳等,其种群数量也明显增加。(赵序茅)
    中国绿色时报  2024-12-24

关键词 湿地生态  湿地保护  湿地公园  自然教育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