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伴随改革开放起步的中国第一个世界超级生态工程,是中国针对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三大区域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严重状况,于1978年由国务院批准启动的大型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工程档案
中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包括我国北方13个省(区、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省的宾县,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孜别里山口,东西长4480公里,南北宽560-1460公里,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2.4%。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历时73年,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进行,规划造林3508.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工程建设前的5.05%提高到14.95%。40多年来,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3014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3.57%;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达2.34万亿元。实际完成总投资1028.3亿元,其中中央投资333.8亿元。
启动背景
长期以来,中国西北、华北及东北西部,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木料、燃料、肥料、饲料俱缺,农业生产低而不稳。
三北地区分布着中国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广袤戈壁,总面积达14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风沙化土地面积的85%,形成了东起黑龙江西至新疆的万里风沙线。这一地区风蚀沙埋严重,沙尘暴频繁。据调查,三北地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沙漠化土地每年扩展1560平方公里;七八十年代初,沙漠化土地每年扩展2100平方公里。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的近20年间,有300多万公顷农田遭受风沙危害,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有1000多万公顷草场由于沙化、盐渍化,牧草严重退化,有数以百计的水库变成沙库。
三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达55.4万平方公里,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尤为严重,每年每平方公里流失土壤万吨以上,相当于刮去1厘米厚的表土,黄河每年流经三门峡16亿吨泥沙,使黄河下游河床平均每年淤沙4亿立方米,下游部分地段河床高出地面10米,成为地上“悬河”,母亲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
从1950年起,中国在东北西部、内蒙古东部开展防护林建设,同时,在河北西部一些河流的两岸、河南东部的黄河故道、陕西北部榆林沙荒和新疆等地进行了防护林建设。已建成的防护林对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起到了重要作用。
实践证明,大力造林种草,特别是有计划地营造带、片、网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是改变这一地区农牧业生产条件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
1978年5月,国家林业总局有关专家向党中央提出了“关于营造万里防护林改造自然的意见”,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立即作出重要批示。国家林业总局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精神,在深入调研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编制了《关于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的规划》。1978年11月25日,《国务院批转国家林业总局关于在三北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的规划》印发,标志着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正式启动,开创了中国大规模生态建设的先河。
工程规划
三北工程区地跨中国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区,包括13个省(区、市)的551个县(旗、市、区),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2.4%。
工程建设期限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历时73年,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进行。第一阶段分三期工程:1978-1985年为一期工程,1986-1995年为二期工程,1996-2000年为三期工程;第二阶段分两期工程:2001-2010年为四期工程,2011-2020年为五期工程;第三阶段分三期工程:2021-2030年为六期工程,2031-2040年为七期工程,2041-2050年为八期工程。
三北工程规划造林3508.3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2637.1万公顷,占总任务的75.1%;飞播造林111.4万公顷,占3.2%;封山封沙育林759.8万公顷,占21.7%。四旁植树52.4亿株。规划总投资576.8亿元。建设任务完成后,可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4.95%,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遵循地域分异规律,三北工程划分为4个防护林体系建设地区。
东北西部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两省和辽宁北部、内蒙古东部,土地总面积5530.1万公顷,占三北地区总面积的13.6%。以建设农田防护林为基本框架,多林种、多树种并举,网带片、乔灌草结合,农林牧彼此镶嵌,县县毗连,互为一体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
蒙新地区:包括新疆和内蒙古西部、甘肃西部、青海西北部、宁夏北部、陕西长城沿线以北、河北坝上部分,土地总面积29985.4万公顷,占三北地区总面积的73.7%。采取造封飞相结合的措施,建设以防风固沙林为主的综合性防护林体系。
黄土高原地区:包括山西省西部和陕西长城沿线以南渭河以北、内蒙古阴山南部、甘肃中东部、青海东部、宁夏南部,土地总面积3670.7万公顷,占三北地区总面积的9%。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坚持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建设以水土保持林为主、农林牧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
华北北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两市和河北北部、辽宁西部,土地总面积1504.8万公顷,占三北地区总面积的3.7%。通过造林、育林,尽快扩大和恢复林草植被,建设以防风固沙林和水源涵养林为主的防护林体系。
实施进展
1978-2000年,三北工程第一阶段累计完成造林2203.72万公顷,占规划任务的122.3%,其中人工造林1538.60万公顷,飞播造林88.17万公顷,封山封沙育林576.95万公顷,区域内森林总蓄积净增加2.35亿立方米,占同期全国森林蓄积净增量的50%。累计完成投资72.7亿元,其中中央专项投资16.3亿元。
通过第一阶段的建设,缓解了中国生态状况恶化的趋势,拓宽了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营造防风固沙林476万公顷,使工程区内20%的沙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营造草场防护林37万公顷,使1000多万公顷沙化、盐渍化和严重退化的牧场得到保护和恢复。毛乌素、科尔沁两大沙地林木覆盖率分别超过15%和20%。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663万公顷,使黄土高原4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了初步治理。工程区森林蓄积量由1977年的7.2亿立方米增加到近10亿立方米,木材供需矛盾得到了缓解。营造薪炭林91万公顷,解决了600多万户农民的烧柴问题。营建灌木饲料林500多万公顷,为畜牧业提供了饲料资源。营造经济林369万公顷,年产干鲜果品125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近1/5,产值达170亿元。
2001年11月,三北四期工程启动。2012年8月,国务院在山西朔州召开三北四期工程总结表彰暨五期工程启动大会。2020年,三北五期工程完成。
40多年来,三北工程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3014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3.57%,活立木蓄积量由7.2亿立方米提高到33.3亿立方米。实际完成总投资1028.3亿元,其中中央投资333.8亿元。
建设成效
三北工程实施40多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工程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达2.34万亿元,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生态效益显著,重点治理区风沙侵害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累计营造防风固沙林788.2万公顷,治理沙化土地33.6万平方公里,保护和恢复严重沙化、盐碱化的草原、牧场1000多万公顷。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2014年以来,工程区沙化土地面积连续缩减,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年均沙尘暴天数从6.8天下降到2.4天,其中毛乌素、科尔沁、呼伦贝尔三大沙地得到初步治理,实现了土地沙化的逆转,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净减少。累计营造水土保持林1194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4.7万平方公里,年入黄河泥沙减少4亿吨左右。累计营造农田防护林165.6万公顷,有效庇护农田3019.4万公顷,防护效应使工程区粮食年均增产1060万吨。
经济效益明显,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三北工程始终坚持走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之路,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建设了一批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饲料林基地,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双赢”。40多年来,工程区营造用材林折合木材储备量18.3亿立方米,经济价值9130亿元。累计营造经济林463万公顷,形成了一批重要的干鲜果品生产基地,1500万人依靠特色林果业实现稳定脱贫。工程区还形成了以森林公园网络为骨架,湿地公园、沙漠公园等为补充的生态旅游发展新格局,年接待游客3.8亿人次,旅游直接收入480亿元。
增强了全社会的绿化意识,提升了中国在生态建设领域的国际地位。三北工程的实施,充分体现了中国改善国土生态面貌的意志,激发了建设区广大干部群众投身建设绿色家园的积极性,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造就了以石光银、牛玉琴、王有德等为代表的英雄模范人物,培育了陕西榆林、内蒙古通辽等先进典型,铸就了“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团结协作、锲而不舍,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以人为本、造福人类”的三北精神,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被国际上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1987年以来,三北防护林建设局等10多个单位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称号。三北工程已成为中国政府认真履行国际公约的标志性工程,充分展示了中国政府对全球生态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
40多年来,三北工程从中国国情和三北地区实际出发,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建设道路,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积累了宝贵经验。
主要措施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行 “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国务院成立了三北防护林建设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工程建设的重大事项。国家林草局主管,其三北防护林建设局具体负责工程规划、计划、督导、检查,各级林业部门成立专管机构,负责当地工程建设,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决策到实施紧密结合的工程管理体系。先后制定了工程建设技术、计划、资金等管理办法、规程,使三北工程从种苗准备到检查验收全过程都有章可循。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人民群众成为生态建设的主体,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建设成果。
坚持改革创新,为工程建设增添不竭的动力。不断创新工程建设管理机制,积极推行招标制,对重点建设项目公开招标,专家评议,民主决策,择优扶持;推行合同制,层层签订建设任务合同书,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兑现国家补助资金,做到任务、资金和责任三落实;推行监理制,加强质量监督。严格资金管理,实行专款专账专用,单独管理,定期或不定期进行专项检查。全面推行质量管理,建立技术干部承包责任制,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实行质量检查验收制度,对造林质量全过程跟踪管理,定期进行多方位质量评估;建立重点项目通报制度,将检查验收结果进行通报。
实行因地制宜,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工程建设。大力开展技术创新,从三北地区干旱少雨的实际出发,组织科研、教学单位开展科技攻关,推广应用以抗旱造林技术为主的系列适用技术,使造林成活率提高了23%,在飞播造林技术上突破了年降雨量200毫米以下不宜飞播的“禁区”。大力开展技术推广,实行由推广单项技术向综合配套技术的转变,组装配套造林、营林、经营等综合技术措施,建设科技试验示范区,从工程建设国家专项投资中拿出10%的资金,先后推广了先进适用技术1200多项,推广面积超过300万公顷,造林保存率由60%提高到85%以上。大力开展造林模式创新,按照防沙治沙、水土保持和农田防护林建设的要求,总结推广应用了100多种造林模式,并按照功能布局,推广了生态防护型、生态经济型、生态景观型模式。
加强国际合作,打造国际生态治理典范。三北工程从建设开始就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三北地区先后实施德国、美国、意大利等25个国家,全球环境基金、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等10多个国际组织和社会团体合作项目58项,领域涉及防治荒漠化、治理水土流失、林木育种、机械化造林、病虫害防治、森林资源监测管理等方面。先后有5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考察三北工程。2003年,三北工程创吉尼斯纪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植树造林工程”。(李世东 冯德乾)
中国绿色时报 2021-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