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科信所期刊全文

国家植物园(北园)6种箬竹属竹鞭生长调查



编号 lyqk010188

中文标题 国家植物园(北园)6种箬竹属竹鞭生长调查

作者 王金革  包峥焱  张袆  李岩  李心竹 

作者单位 北京市植物园管理处 北京市花卉园艺工程技术中心 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 北京 100093

期刊名称 世界竹藤通讯 

年份 2023 

卷号 21

期号 2

栏目名称 学术园地 

中文摘要 对国家植物园引种的6种箬竹属植物的竹鞭生长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并开展了竹鞭繁殖试验。结果表明:阔叶箬竹和美丽箬竹生长势处于上升阶段,箬叶竹、箬竹和髯毛箬竹生长势处于下降阶段,善变箬竹生长势处于衰弱阶段。对于生长处于下降阶段或衰弱阶段的竹种,需要尽早进行人工干预,加强抚育管理。研究结果可为北京地区箬竹属植物的栽培管理及科学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箬竹属  竹鞭  繁殖  国家植物园 

基金项目 北京市植物园科技项目“几种箬竹属植物生长规律及栽培技术的研究”(BZ202205)。

英文标题 Investigation on Rhizome Growth of Six Indocalamus Species in China National Botanical Garden (North Garden)

作者英文名 Wang Jinge, Bao Zhengyan, Zhang Yi, Li Yan, Li Xinzhu

单位英文名 Beijing Botanical Garden Management Office/Beijing Floricultur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Beijing Laboratory of Urban and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eijing 100093, China

英文摘要 The rhizome growth of six Indocalamus species introduced into National Botanical Garden (North Garden) is investigated, and bamboo rhizome propagation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owth vigor of I. latifolius and I. decorus stays in the rising stage, I. tessellatus, I. longiauritus, and I. barbatus are in the declining stage of growth vigor, and I. varius sp. is in a stage of weak growth vigor. For bamboo species whose growth vigor is in a declining or weak stage, early intervention is required to strengthen tending management.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cultivation, management and application of Indocalamus species in Beijing.

英文关键词 Indocalamus;bamboo rhizome;propagation;China National Botanical Garden

起始页码 63

截止页码 66

作者简介 王金革(1980-),高级工程师,从事竹亚科植物引种驯化、栽培养护及研究。E-mail:wangjg321@163.com。

DOI 10.12168/sjzttx.2023.02.011

参考文献 [1] 耿伯介, 王正平. 中国植物志:第9卷第1分册[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2] 牟少华, 郄光发, 彭振华, 等. 部分箬竹属植物的叶绿体DNA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23):12374-12376.
[3] 李玉芝, 刘玮, 黄滔, 等. 3种箬竹属植物光合特性的比较[J]. 经济林研究, 2016, 34(2):126-130.
[4] 杜亮亮, 金爱武, 胡元斌, 等. 5种箬竹属竹种叶绿素荧光特性的比较[J]. 世界竹藤通讯, 2009, 7(2):17-21.
[5] 喻谨, 汤锋, 岳永德, 等. ICP-MS法分析10种箬竹属竹叶中矿质元素质量分数[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5, 43(2):19-22, 32.
[6] 胡向阳, 彭超, 艾文胜, 等. 阔叶箬竹分株容器苗培育技术Ⅱ:母株的选择与处理[J]. 湖南林业科技, 2022, 49(5):36-42, 51.
[7] 魏娜, 冯小虎. 5种地被竹在北京园林中的适应性评价与应用[J]. 世界竹藤通讯, 2015, 13(2):32-35.
[8] 杨战胜, 艾文胜. 箬竹资源利用及培育关键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25):7828-7830, 7839.
[9] 周芳纯. 竹林培育学[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8.
[10] 童亮, 李平衡, 周国模, 等. 竹林鞭根系统研究综述[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9, 36(1):183-192.
[11] 郑郁善, 洪伟, 陈礼光, 等. 毛竹丰产林竹鞭结构特征研究[J]. 林业科学, 1998, 34(增刊1):52-59.
[12] 胡超宗, 金爱武, 郑建新. 雷竹地下鞭的系统结构[J]. 浙江林学院学报, 1994, 11(3):264-268.
[13] 黄甫昭, 范怡, 王福升, 等. 篌竹的鞭系及根系结构[J]. 林业科技开发, 2012, 26(6):55-59.
[14] 翁甫金, 汪奎宏, 何奇江, 等. 不同年龄毛竹笋用林竹鞭根系吸收能力[J].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1, 18(2):28-30.

PDF全文 浏览全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