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动植物资源调查

水松





编号 dzwdc0000000377

资源名称 水松

拉丁学名 Glyptostrobus pensislis(Staunt.)Koch.

资源分类 植物资源

科中文名 杉科

科拉丁名 Taxodiaceae

保护级别 国家Ⅰ级保护植物 

学科分类 220.1070;森林植物学

调查时间 1996-2001

关键词 水松  野生植物  资源调查  半落叶乔木  濒危种 

分布 广东、福建、江西东部、湖南南部、广西南部、云南东南部(图4-13)。


水松为耐水湿环境的速生树种,生于平原地区的河流两岸、池塘水边及沼泽湿地。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珠江三角洲和闽江中下游地区,由于长期的砍伐和人为破坏,天然生长的水松种群如今已经非常难以见到。本次调查仅在福建的浦城梨岭、屏南上楼、邵武龙湖、建阳台石、漳平福里等偏僻山区发现有小片的野生群落,海拔600~1200m,林地面积约有1.2hm2,分布胸径15cm以上的水松120余株,其中屏南县上楼村海拔1200m,在其山凹沼泽处分布有0.3hm2的水松自然群落,外貌整齐,结构简单,层次分明,但林冠较稀疏,郁闭度0.5,立木高度约15m,共有72株,平均胸径30cm,幼树、幼苗的龄级较合理。目前在华南地区沿河岸、湖塘排列生长的水松,基本上都是人工栽培的老龄古树,树干基部常膨大成柱槽状,并有伸出水面或土面的屈膝状呼吸根,干形多苍劲耸直,树皮灰白带褐,往往扭曲旋纹,入秋后树冠色彩斑斓,形成了我国岑南水网地带别具一格的生态地理景观。广东曲江县南华寺后山低凹处保存有人工栽培的古水松7株,平均胸径96cm,高30m,最大株胸径110cm,高40.5m,树龄450~500年。江西余江县中童艾家,在池塘边保留有唐代栽植的13株水松,胸径100~150cm,高度21m,树龄可达1000余年。云南屏边县李庄1株更为高大壮观,树高25m,胸径209cm。

数量 所在群落面积1.58hm2,共285株,总蓄积量为517m3(各省资源状况见表4-25),其中主要分布于福建,有120株;江西分布的水松多为古木大树,因此蓄积量较大,占总蓄积的54.87%;广东本次调查未发现野生植株。
表4-25 水松资源状况简表

评价 水松属“活化石”树种,也是珍贵的用材树种和防护林树种,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经济利用价值,尤其在我国南方平原河湖地域,水松不仅可以发挥防风护岸固堤的生态效益,同时也为木材奇缺的平原地区提供了优质用材,而且也是水乡湿地主要的乡土生态景观美化树种。因其用途较广,历来多被砍伐利用。水松生长虽然需要水湿环境,但其种子在水湿地上却不能萌芽成苗,一般在林下的幼苗幼树极少,天然更新能力较弱,因此要保护和发展水松就不能依赖自然更新。目前,在一些地方由于修路和基建,池塘排水、改河毁渠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地破坏了水松的生存环境,导致了水松的大量死亡。湖南永兴20年来相继死亡水松古树21株,广西合浦因填塘排水,10余株古水松全部枯死。保护水松首先要保护好水松生长的水湿环境,开展采种育苗,进行人工大面积造林,才能使濒于灭绝的孑遗植物得以保存和繁衍。
按照IUCN评估标准,水松可列为“严重濒临灭绝”(CR)等级。

资料来源 中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

PDF文件 浏览全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