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水仙双鳞片切块繁殖的研究 Ⅰ.小鳞茎的形态发生和成苗过程



编号 zgly000106470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水仙双鳞片切块繁殖的研究 Ⅰ.小鳞茎的形态发生和成苗过程

作者 叶银根  陈星球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学院生物系  华中师范学院生物系 

母体文献 园艺学报 

年卷期 1985年02期

年份 1985 

关键词 小鳞茎  切块繁殖  鳞片  茎盘  根萌  成苗过程  水仙  原基  形态发生  腋芽 

文摘内容 中国水仙用双鳞片切块繁殖法,一个切块可形成1~3个小鳞茎。小鳞茎发生于切块的两鳞片之间或外侧的茎盘上。组织学观察表明,培养前双鳞片切块基部内茎盘表层组织,除细胞略小外,与周围组织并无明显的细胞学差异。经培养后,双鳞片切块基部内、外侧茎盘组织的薄壁细胞,都能发生脱分化现象,通过细胞分裂而突起,形成1~2个腋芽原基。说明小鳞茎的形成是通过切割的创伤刺激,诱导形成的腋芽原基发展而来的,并非该处原来存在的腋芽原基。切块所带的鳞片是小鳞茎形成的营养基础,鳞片的大小和数目对小鳞茎的形成有明显的影响。不定根发生于切块或小鳞茎的茎盘上。有的小鳞茎在袋装培养中就发生1~3条不定根和1~2片绿叶。生根的小鳞茎容易移栽成苗,已生根、萌叶的小鳞茎移栽到花盆土壤中生长良好。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