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大果马蹄荷(Exbucklandia tonkinensis)群落的纬度地带性



编号 zgly000154786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大果马蹄荷(Exbucklandia tonkinensis)群落的纬度地带性

作者 刘忠成  朱晓枭  凡强  赵万义  廖文波  沈红星  王蕾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湖南桃源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7年10期

年份 2017 

分类号 Q948.1 

关键词 大果马蹄荷(Exbucklandia tonkinensis)  地带性  物种多样性  径级结构  群落特征  区系性质 

文摘内容 大果马蹄荷主产南亚热带至中亚热带南缘,南至海南岛,北至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桃源洞地区,是常绿阔叶林的特征种。以纬度地带性(海南霸王岭、广东黑石顶、广东南岭、江西金盆山、江西井冈山、湖南桃源洞)为依托,选定6个具代表性的大果马蹄荷群落开展群落生态学研究,结果表明:(1)各样地物种多样性较高,尤以金盆山蕨类植物9科10属11种、种子植物42科78属128种和桃源洞蕨类植物9科11属12种、种子植物41科79属134种最为丰富。群落组成的优势科主要为金缕梅科、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杜鹃花科、山矾科等。(2)从区系特征和环境梯度看,大果马蹄荷群落以南亚热带为分布中心,向南或向北其物种多样性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及相应的均匀度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其中霸王岭、黑石顶、南岭、金盆山、井冈山、桃源洞的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3.453、4.021、4.130、3.790、3.415、3.712。(3)群落相似性聚类分析显示群落随纬度和随海拔高度形成两个梯度系列,一是以黑石顶、金盆山、井冈山、桃源洞的纬度地带性为一支,相似性系数>0.51;二是以南岭和霸王岭聚成海拔梯度较高的另一支,但其相似性系数<0.50,为0.33—0.48。(4)大果马蹄荷群落种类组成在区系性质上很相似,具有明显的南亚热带特征;同时,受海拔、地形、气温、降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种子植物属的热带成分随纬度增加而呈波动性下降趋势。(5)大果马蹄荷种群在各群落中的重要值水平和径级结构表现出一致性,在纬度地带性差异上无明显的相关性。霸王岭大果马蹄荷的径级结构为增长型,但重要值排名为32,说明向南分布该种群优势度明显下降;在南岭、黑石顶、金盆山、桃源洞该种群优势度较大,且为稳定型种群;在井冈山该群落受到人为干忧,大果马蹄荷的重要值排名第1,但为衰退型种群。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