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山西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时空差异分析



编号 zgly000139018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山西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时空差异分析

作者 王静  冯永忠  杨改河  陈兵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陕西省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石河子大学新疆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母体文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 2010年01期

年份 2010 

分类号 S181 

关键词 山西省  农田生态系统  碳吸收  碳排放  时空差异 

文摘内容 【目的】分析山西省农业碳循环过程,为该省的农作物布局,以及利用农业结构调整固碳减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山西省11个地区2000-2006年作物产量、种植面积、农业投入等统计数据,对山西省各地区农田生态系统部分碳源/汇进行了分析。【结果】(1)山西省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总量从2000年以来呈现波动增加趋势,碳吸收总量从2000年的2 010万t增加到2003年的2 330万t,上升近11%,但从20世纪初期以后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从2003年的2 330万t下降到2006年的2 230万t;2006年运城和临汾主要以小麦碳吸收为主,其余各市都以玉米碳吸收为主,其中玉米的碳吸收量和单位面积碳吸收量呈增长趋势,稻谷、高粱的碳吸收量和单位面积碳吸收量呈明显下降趋势。(2)山西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总量从2000年以来呈逐渐增加趋势,增长了8.8%;估算的3种主要碳排放途径中,肥料生产导致的间接碳排放所占比例较大,增速较快,增长近13%,农业机械生产和灌溉过程碳排放变化不大;2006年山西晋城和运城的碳排放量最高,都达到了碳排放总量的22%,单位面积碳排放量也呈逐年增加趋势。(3)山西省农田主要碳吸收量大于主要途径碳排放量。【结论】山西省农田作物具有较大的碳吸收功能,其中小麦和玉米的农田碳吸收功能较强,但其碳排放的增速也很明显,说明山西省农业投入的增加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削弱了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