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35080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反坡梯田造林整地工程对坡面产流的作用机制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母体文献
农业工程学报
年卷期
2004,20(5)
页码
292-296
年份
2004
分类号
F31
关键词
造林整地
微地形
地表径流
产流机制
集水
文摘内容
从产流、汇流的机制与理论模型出发, 结合理论分析与微型径流小区观测, 对反坡梯田造林整地工程在改变微集水区地形特征, 以及由此而引起坡面产流状况发生变化的内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反坡梯田造林整地工程可显著增大微集水区的平均坡度。其增幅与斜坡水平距成反相关, 与田面水平宽度成正相关。集水区斜坡水平距每减小1m, 微集水区平均坡度增加0.5°~7.0°, 集水区斜坡水平距越小, 增幅越大; 田面水平宽度每增加1m, 平均坡度增加2.5。~11.5。。在斜坡水平距一定时, 微集水区平均坡度虽然随着原地面坡度和田面水平宽度的增加而增大, 但增幅与原地面坡度的增幅基本一致。在造林允许的坡度、坡长范围内, 集水区斜坡水平距对产流总量影响最大, 而地面坡度还具有提高坡面产流率的作用。产流量与坡长、坡度均成正相关。反坡梯田造林整地对坡面产流的作用机制, 在于造林整地缩短了坡长、改变了坡形、增大了微集水区的平均坡度, 从而使微区坡面的产流、产沙状况发生了变化。依据传统径流小区观测资料, 不考虑整地对微区地形与产流的影响, 由此设计的造林整地工程, 难以达到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