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1980-2000年中国耕作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



编号 zgly000047036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1980-2000年中国耕作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 于严严  郭正堂  吴海斌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母体文献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年卷期 2006,26(6)

页码 123-130

年份 2006 

分类号 S153.6 

关键词 有机碳库  空间变化  耕作土壤  中国 

文摘内容 通过分析我国1980年来耕作土壤有机质的实测数据, 对比研究了9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两个时段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变化特征, 并对变化的原因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总体上我国实测点位(或区域)耕作土壤平均有机碳密度在此期间略有增加。其中, 华北黄淮海潮土和褐土区、下辽河平原棕壤农业区和长江以南的水稻土区增幅分别达19%(0.24kg/m^2)、14%(0.29kg/m^2)和16%(0.29kg/m^2); 相反, 云南砖红壤区、东北和内蒙的黑土和黑钙土区有机碳损失, 下降幅度分别达27%(1.01kg/m^2)和3%(0.11kg/m^2)。黄土高原的黑垆土和黄绵土区, 山西北部的褐土区、新疆西北部的灌耕土区没有明显变化。两时段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分布与气候带总体一致, 但20年间有机碳含量变化与80年代初的初始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有机碳含量在低值区增加与近年来农田轮作、施肥和灌溉面积增加等农作措施的改善有关, 而高值区的下降则与耕作时间短、强度大和初始含量高有关。根据现有耕作土壤与未耕作状态的碳损失状况估算, 如果能在未来30~50年通过合理的农业措施使土壤有机碳损失量恢复50%, 则华北、西北、华中南、西南和东北地区分别可能具有约51%、26%、7%、17%和30%的增长空间, 指示我国耕作土壤具有较大的碳汇潜力。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