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茂兰喀斯特森林小生境类型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65711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茂兰喀斯特森林小生境类型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作者 吴求生  龙健  李娟  廖洪凯  刘灵飞  吴劲楠  肖雄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9年03期

年份 2019 

分类号 S714.3 

关键词 茂兰  喀斯特小生境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多元回归树  聚类 

文摘内容 喀斯特山区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区内分布复杂多样的小生境类型(石洞、石缝、石沟、石槽、土面等)。土壤微生物是陆地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成分,推动着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研究不同小生境类型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对于喀斯特山区森林土壤微生物特征的认识和生态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以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小生境为对象,对其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小生境类型进行了数量聚类。结果表明:6种小生境土壤中共检测到48种磷脂脂肪酸(PLFA),其中,标记土壤微生物的特征PLFA有18种;土壤微生物总量、细菌、真菌、放线菌、G~+、G~-的含量均表现为石槽>石沟>土面表层>石洞>石缝>土面下层,同时,各微生物类型的含量在不同生境类型中表现为细菌>放线菌>真菌; G~+/G~-在六种生境中表现为石槽>石沟>土面表层>石缝>石洞>土面下层;真菌/细菌变幅为0.14—0.16,具体表现为土面表层>石缝>石沟>石槽>石洞>土面下层;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树分析显示,不同小生境类型的土壤有机质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首要因子。聚类结果表明,小生境可划分为石槽-石沟型、石洞-石缝型、土面表层型以及土面下层型4种生境类型。研究结果证实了不同小生境类型对微生物分布特征存在显著影响。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