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毛乌素沙地油蒿群落冠层导度及影响因素



编号 zgly000156570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毛乌素沙地油蒿群落冠层导度及影响因素

作者 王珊  查天山  贾昕  吴雅娟  白玉洁  冯薇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宁夏盐池毛乌素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母体文献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 2017年03期

年份 2017 

分类号 Q948.1 

关键词 冠层导度  土壤含水量  半干旱区  蒸腾  光合作用 

文摘内容 冠层导度(gc)是影响植物蒸腾和光合作用的重要参数,对环境变化敏感。本研究利用涡度相关法于2015年5—10月对毛乌素沙地油蒿群落的潜热和显热通量进行连续观测,并同步观测空气温度(Ta)、相对湿度(RH)、光合有效辐射(PAR)、土壤含水量(VWC)、降雨(PP)等气象因子,结合Penman-Monteith的冠层导度逆转方程,了解gc时间动态与变异机制。结果表明:研究区油蒿群落gc日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夏季(5—8月)gc达到峰值的时间比秋季(9—10月)早约2 h,约在10:00左右达到峰值,比水汽压亏缺(VPD)和PAR的峰值分别提前34 h和12 h,秋季gc在中午12:00达到峰值后直接下降。PAR、VPD均对gc有显著的调控作用,PAR和VPD对gc的调控阈值分别是1 200μmol/(m2·s)和1.5 kPa,小于阈值呈正相关,大于阈值呈负相关。30 cm土壤含水量(VWC30)是调控gc的重要因子,当VWC30大于0.16 m3/m3时,gc与VWC30呈正线性关系。在高的土壤含水量条件(VWC30≥0.16 m3/m3)下,gc对PAR和VPD的敏感性高于低土壤含水量(VWC30<0.16 m3/m3)条件。结果表明,土壤水分是调节荒漠生态系统冠层导度的关键因子,研究结果为荒漠生态系统水文过程模型的建立提供重要参考。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