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中华稻蝗五地理种群的卵滞育强度及生活史模式变异



编号 zgly000136066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中华稻蝗五地理种群的卵滞育强度及生活史模式变异

作者 赵琴  朱道弘  阳艳萍  谭荣鹤 

作者单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母体文献 昆虫学报 

年卷期 2009年02期

年份 2009 

分类号 S433 

关键词 中华稻蝗  滞育  光周期  生活史模式  地理变异 

文摘内容 为调查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的地理适应,自北纬42.3°至20.0°采集了5个地理种群的标本,比较了其子代的卵滞育发生、滞育强度及成虫虫体大小。结果表明:不同的中华稻蝗地理种群显示了不同的光周期和温度反应模式。铁岭、济宁和泗洪种群的滞育不受光周期和温度的影响,滞育率均为100%。南方的长沙和海口种群仅部分卵进入滞育,海口种群在短日条件下的滞育率高于长日条件,卵期温度亦对其滞育有较大的影响,而长沙种群的卵滞育仅受卵期温度的调控。长沙和海口种群的卵滞育强度最弱,其次是铁岭种群,中间纬度的济宁和泗洪种群的滞育强度最高。在北方的一化性种群中,滞育强度随着纬度的降低而增强。成虫的虫体大小因栖息地纬度的变化而呈现复杂的变异,北方种群的虫体大小与栖息地纬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长沙和海品种群的虫体小于济宁和泗洪种群。结果提示中华稻蝗各种群已形成各自的地理适应机制,纬度梯度在其生活史的形成和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