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73224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陕北地区退耕前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学科分类
220.20;森林培育学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母体文献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
2011,47(6)
页码
634-639,F0003
年份
2011
分类号
S7
关键词
陕北地区
退耕还林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驱动力
文摘内容
在陕北地区1986—2008年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库的基础上,分析其土地数量变化和转移矩阵,并从气候、人口和政策方面揭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力,得出如下结论: 1)1986—1995年,陕北地区土地利用数量变化不大,发生土地转移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陕北北部,年降水的增加趋势是导致沙地-低覆盖草地、低覆盖草地-中覆盖草地转移的主要原因,而人口快速增长则是草地-旱地转移的主要驱动因素;2)1995—2008年,陕北地区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变化剧烈,有林地和中覆盖草地面积显著增加,旱地面积大幅减少.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缓解了由于人均耕地面积减少而导致的人地矛盾加剧的问题,同时又通过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封山育林、封禁还草等多种模式,直接导致了旱地-有林地、旱地-草地、疏林-有林地和沙地-草地的转移,与此同时,年降水的增加也有利于封山育林和封禁还草成果的巩固.退耕还林工程作为1995—2008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有效地促进了陕北地区植被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