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74303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党香宁
杨礼通
李金金
刘光华
余柏均
涂程伟
张亚
肖玖金
作者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研究所
四川农业大学
彭州市国有林场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研究所、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农业大学)、长江上游森林资源保育与生态安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四川农业大学)
母体文献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
2022,50(10)
页码
76-83
年份
2022
分类号
S725.2
S756
S714.3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林
林分改造
混交造林
油樟斑块
林窗
土壤动物
文摘内容
为了解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改造对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在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纯林设置4个不同面积大小林窗并补植乡土树种油樟(Cinnamomum longipaniculatum)的基础上,以马尾松纯林为对照(CK),研究改造9 a后4个不同面积油樟斑块(10 m×10 m、20 m×20 m、30 m×30 m、40 m×40 m)中心和边缘土壤动物群落特征;于2020年7月份和12月份,应用环刀法分别在不同面积油樟斑块中心和边缘按不同土层深度(h)“凋落物层、0《h≤5 cm、5 cm《h≤10 cm、10 cm《h≤15 cm”采样,采用干漏斗法(Tullgren法)分离土壤动物,参照《中国土壤动物检索图鉴》、《中国亚热带土壤动物》对土壤动物进行鉴定;采用香农-维纳(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皮洛(Pielou)均匀度指数、辛普森(Simpson)优势度指数、玛格列夫(Margalef)丰富度指数等指标,分析油樟斑块中心和边缘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试验共采集到土壤动物16296只,2门10纲22目114科。与马尾松纯林相比,斑块改造有利于土壤动物平均密度和类群数的增加,以30 m×30 m斑块样地增幅最高。30 m×30 m斑块样地中心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最高,马尾松纯林样地最低;10 m×10 m、30 m×30 m、40 m×40 m斑块样地中心的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马尾松纯林(P《0.05);马尾松纯林样地辛普森优势度指数最高,30 m×30 m斑块样地中心的优势度指数最低。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与植物多样性呈正相关,土壤pH、全磷质量分数、有效磷质量分数、有机碳质量分数均与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呈显著相关。综合研究结果,马尾松人工纯林开窗补植油樟改造有利于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