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36984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东太湖水生植物群落结构的演变及其沼泽化
学科分类
220.1060;森林生态学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05,25(7)
页码
1541-1548
年份
2005
分类号
Q948.8
关键词
水生植被
群落结构
演替
沼泽化
东太湖
文摘内容
2002年东太湖水生植被调查结果表明, 沉水植被和浮叶植被是该湖水生植被的主要生态类型, 分布面积分别占全湖总面积73.6%和18.3%。东太湖水生植被主要有9个群丛, 其中沉水植被主要的5个群丛是伊乐藻(外来种)群丛、金鱼藻群丛、伊乐藻+微齿眼子菜群丛、蕃菜一伊乐藻+微齿眼子菜群丛、苦草+竹叶眼子菜+黑藻群丛, 其分布面积分别占东太湖植被总面积的30.7%、17.2%、16.7%、15.8%、9.3%。随着对东太湖的不断改造和资源的不断利用, 20世纪60年代东太湖人工种植沼泽植被菰群丛, 20世纪80年代初环湖水陆交错带被围垦而芦苇群丛消失, 微齿眼子菜替代竹叶眼子菜而占据东太湖40%的水面。近10a来, 东太湖网围养蟹迅速发展, 占全湖总植被面积25.6%的沼泽植物——菰群丛及其占40%的微齿眼子菜群丛被清除, 外来种伊乐藻和无根植物金鱼藻分布面积达90%的湖区。东太湖水生植被由20世纪50年代的原生演替到现在的次生演替, 群落演变激烈, 同时东太湖沼泽化进程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