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核磁共振技术在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研究中的应用



编号 zgly000100765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核磁共振技术在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研究中的应用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 要世瑾  杜光源  牟红梅  冯浩  白江平  何建强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应用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6(1)

页码 315-326

年份 2016 

关键词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  核磁共振  植物  水分状态  水分传输 

文摘内容 植物体内的水分状态与传输过程是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水分传输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研究植物水分利用与调控的基础.植物体内水分的传输过程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植物需要通过对体内水分状态的适当调整来适应环境变化和维持自身的生长发育.由于蒸发通量、压力室、高压流速仪、热脉冲等传统检测方法往往会对植株造成破坏和损伤,因此难以准确反映和定量描述植物体内水分传输的真实过程.核磁共振技术(NMR)由于其无损、非侵入的特点,在植物水分分布和传输相关研究中日益得到关注。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