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72676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2000—2015年锡林郭勒盟防风固沙服务功能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21,41(2)
页码
603-614
年份
2021
分类号
R28
关键词
防风固沙服务功能
探测因子
地理探测器
锡林郭勒盟
文摘内容
防风固沙服务功能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提供的重要防护性功能,探索其时空演化及其驱动机制对于区域生态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研究对其空间格局形成及演化过程中自然和人为因子的贡献及交互作用仍缺乏准确认知。以锡林郭勒盟为研究区,采用修正风蚀模型评估其2000—2015年防风固沙服务功能时空变化,应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自然和人为因子对该区域防风固沙服务功能空间格局形成及演变过程中的贡献及交互作用。结果表明:(1)防风固沙服务功能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呈现为东南部温带落叶阔叶林、灌丛区域高,东北部草原草甸地区较高,西部荒漠区域低的分布格局;防风固沙服务功能转移以低功能区向中低功能区转移为主;防风固沙量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增加区域面积为115104 km^(2),减少区域面积为84756 km^(2)。(2)土壤类型在锡林郭勒盟防风固沙服务功能空间分布格局中发挥最重要的作用,其P_(D,SF)值最高且与其它因子具有显著性差异,植被类型、人工造林面积、牲畜数量、年均风速等因子对防风固沙量空间分布影响较强。(3)防风固沙服务功能变化区域的2000—2015年动态地理探测结果显示土壤类型、植被类型均具有较高的解释力且相对稳定,功能增强区域年均风速、降水量等气候因子的P_(D,SF)值呈现出减少区域,人为因子表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功能减弱区域变化趋势大体与之相反,探测因子之间交互作用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