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不同轮作方式下高原山地红壤肥力变化特征



编号 zgly000056739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轮作方式下高原山地红壤肥力变化特征

作者 官会林  段庆钟  沈有信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云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母体文献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 2008,30(5)

页码 116-121

年份 2008 

分类号 S344.1  S155.25 

关键词 轮作方式  山地红壤  肥力特征 

文摘内容 不同轮作方式对土壤肥力具有重大影响.以未开垦利用的荒草地(A)为对照,研究不同轮作方式对高原山地红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实行玉米与冬季绿肥轮作(E)对改善土壤物理性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养分,优于单季玉米种植后冬闲地(B)、玉米与冬季小麦轮作地(C)及玉米与冬季绿肥套种(D).E地与A,B,C,D地比较:在0~20 cm土层内,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24.92,29.22,32.37,6.09g/kg;碱解N含量分剐提高54.32,64.81,73.71,11.14mg/kg;速效P含量分别提高6.06,5.81,7.43,1.12mg/kg;速效K含量分别提高53.53,66.69,84.11,12.48mg/kg.因此,科学利用冬季绿肥轮作,是高原山地红壤改良培肥、抑制土壤肥力退化进程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