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密度调控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54589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密度调控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作者 邵英男  田松岩  刘延坤  李云红  陈瑶  孙志虎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生态研究中心  黑龙江省森林工程与环境研究所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与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牡丹江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母体文献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 2017年06期

年份 2017 

分类号 S714 

关键词 密度调控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  土壤呼吸  Q10 

文摘内容 为探明密度调控对北温带森林土壤呼吸的影响机制,以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择4种林分密度P1(300~350株/hm2)、P2(500~550株/hm2)、P3(600~650株/hm2)和P4(850~900株/hm2),使用LI-6400便携式土壤呼吸测定仪对其生长季(5—10月)土壤呼吸速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密度林分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均呈现明显的季节动态,最高值均出现在8月末,最低值出现在10月中旬;不同密度林分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及土壤累积CO2排放量均随林分密度增大而显著降低(P<0.05)。不同密度林分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之间均呈极显著的指数相关(P<0.001),但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相关关系不显著(P>0.05);双因素模型拟合效果更优,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共同解释了土壤呼吸速率的73.1%~81.0%。土壤呼吸温度敏感系数Q10值表现为:在300~350株/hm2时最低(2.41),500~550株/hm2最高(3.32)。生物因子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大(P<0.05),非生物因子均随林分密度增大而显著减小(P<0.05);生长季土壤累积CO2排放量与生物因子达到极显著负相关(P<0.001),与非生物因子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P<0.001)。逐步线性回归分析表明,生长季凋落物量、土壤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和土壤全氮含量与土壤呼吸的关系最为密切。综上所述,不同密度林分之间土壤温度及含水量、生物及非生物因子的差异是导致土壤CO2排放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在森林经营管理中,为减小森林土壤CO2的排放量,应将林分密度设置为850~900株/hm2。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