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碳密度分布特征研究



编号 zgly000154864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碳密度分布特征研究

作者 舒洋  周梅  赵鹏武  葛鹏  张波  王梓璇  赵威 

作者单位 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  内蒙古赛罕乌拉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内蒙古毕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母体文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 2017年06期

年份 2017 

分类号 S714.2 

关键词 大兴安岭  人工林  兴安落叶松  土壤碳密度 

文摘内容 【目的】分析不同人工更新造林方式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碳密度分布特征,为研究地区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汇管理及造林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5年7-8月,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不同人工更新造林方式(荒山荒地、水湿地、火烧迹地)和林龄(幼龄林、中龄林)的兴安落叶松林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兴安落叶松幼龄林和中龄林0~40cm土层土壤有机碳、碳密度以及分布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不同人工更新造林方式下,幼龄林和中龄林落叶松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为26.84~105.42,30.26~101.81g/kg,土壤有机碳主要集中在0~20cm土层,其所占比例在63%以上,均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降低;幼龄林和中龄林落叶松各土层土壤碳密度分别为23.80~106.98,34.84~89.48t/hm~2,也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降低,0~20cm土层碳密度占土壤总碳密度的60%以上,呈现表层聚集现象。幼龄林不同人工更新造林方式土壤总碳密度(0~40cm土层)分别为火烧迹地(258.98t/hm~2)>荒山荒地(249.24t/hm~2)>水湿地(238.12t/hm~2),中龄林不同人工更新造林方式土壤总碳密度分别为荒山荒地(263.92t/hm~2)>火烧迹地(253.83t/hm~2)>水湿地(249.44t/hm~2),且不同更新造林方式之间差异均显著。【结论】不同人工更新造林方式下,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碳密度存在明显差异,在未来研究区造林实践中,建议选择火烧迹地、荒山荒地造林,对于水湿地应以保护和保护性利用为主,并且减少人类活动对森林表层土壤的干扰和破环。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