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几种人工林的土壤水分、光照变化及其对林分的影响



编号 zgly000034124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几种人工林的土壤水分、光照变化及其对林分的影响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 刘晨峰  王正宁  贺康宁  尹婧  张卫强  田晶会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母体文献 西部林业科学 

年卷期 2004,33(3)

页码 34-41

年份 2004 

分类号 S714 

关键词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  人工林  土壤水分  光照变化  林分 

文摘内容 对黄土高原半干旱的山西黄土丘陵沟壑区17年生4种造林密度(1.5m×2m、1.5m×4m、1.5m×6m、1.5m×8m)的人工刺槐林、2种造林密度(1.5m×3m、1.5m×5m)的白榆林及2种造林密度(1.5m×3m、1.5m×5m)的油松林地土壤水分、林下光照强度进行了观测; 并对各林分林木的生长状况和林下植物的种类、数量、生长及发育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相同林分类型中, 密度小、营养空间大的林分林内土壤水分、光照强度有显著随林分密度增大而减小的趋势。在刺槐林内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 渐渐出现干旱、半干旱地区成龄人工林所具有的土壤干化现象, 林下植被的种类和数量相应减少, 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也降低。且逐步由以田旋花、小营草为典型的中生植物, 向以铁杆蒿、达乌里胡枝子、铁丝草为典型的早生植物过渡; 白榆林密度1.5m×5m的林分中已有30%的林木出现枯梢, 密度为1.5m×3m的林分中65%的林木严重枯梢, 林下植被以耐旱性强的达呼里胡枝子为主要植物; 油松林两个密度的林分林地平均土壤水分含量均比其他林分低。反映出林分内的小环境条件、林木生长状况和林下植被发育水平随林分种类、林分密度变化而变化的特点。因此, 在半干旱区的营林中, 树种选择要以其生物生态特性和实际生长状况为依据, 且密度不可过大, 以此提高林分的生产力和林分的稳定性, 防止林内土壤干化的发生。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