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57939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青海高寒区域金露梅灌丛草甸灌木和草本植物固碳量的比较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高原生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
青海省工程咨询中心
母体文献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年卷期
2014年03期
年份
2014
分类号
Q945.11
Q948
关键词
高寒区域
金露梅灌丛草甸
碳含量
生物碳量
净初级生产碳量
文摘内容
以青海海北高寒区域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 Linn.)灌丛草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6月至9月金露梅灌丛草甸灌木和草本植物不同部位的生物碳量,并据此对灌木及草本植物的年净初级生产碳量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金露梅灌丛草甸灌木植物地上部和地下部不同层次的生物量和碳含量均有明显差异,根据生物量所占比例确定其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平均碳含量分别为0.50和0.48。依据不同月份灌丛冠面最大长度、最小宽度和最大高度,采用方程Wij=e〔aln(A·B·H)+b〕计算灌木地上当年新生生物碳量、地上多年累积生物碳量和地下多年累积生物碳量,相关性均极显著(P<0.01),表明利用该方程评估金露梅灌丛草甸灌木不同部位的生物碳量是可行的。不同月份金露梅灌丛草甸灌木地上当年新生生物碳量、地上多年累积生物碳量和地下多年累积生物碳量分别为9.36~21.15、78.07~90.12和74.37~101.22 g·m-2,差异不明显;其地上部和地下部净初级生产碳量分别为33.20和26.85 g·m-2,总计为60.05 g·m-2。金露梅灌丛草甸草本植物地上部和地下部净初级生产碳量分别为111.41和445.41 g·m-2,总计为556.82 g·m-2。如果根据草本和灌木占地面积78%和22%进行加权计算,则金露梅灌丛草甸当年的总净初级生产碳量为447.53 g·m-2,其中灌木的净初级生产碳量仅占2.95%,且金露梅灌丛草甸地下部与地上部净初级生产碳量的比值为3.75。研究结果显示:青海高寒区域金露梅灌丛草甸以草本固碳为主,且地下部净初级生产碳量明显高于其地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