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退化红壤恢复过程中灌木层主要种群的生态位



编号 zgly000078025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退化红壤恢复过程中灌木层主要种群的生态位

学科分类 220.1070;森林植物学

作者 蓝良就  黄炎和  李德成  林金石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母体文献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 2012,41(2)

页码 176-182

年份 2012 

分类号 Q948.2 

关键词 退化红壤  生态恢复  生态位 

文摘内容 对闽西退化红壤采取种植乔木(P2)、牧草(P3)、灌木(P4)3种治理措施,以及对侵蚀对照地(P1)、次生林对照地(P5)的灌木层种群数量、生态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治理措施不同程度提高了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黄栀子、梅叶冬青、木蜡树、马尾松等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B(sw)i)超过0.5;多数种群生态位宽度较小,其中60.38%的种群仅占据1个资源(B(sw)i=0),多数仅分布于次生林,表明侵蚀地与治理林地资源状态与次生林有较大差距,未能满足演替中后期植物生长的需要.种群Pianka生态位重叠值(NOik)与种对的生态位宽度、占据的资源位及相遇几率、重要值及其分布格局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广生态位种对的重叠值普遍较高(NOik〉0.5),狭生态位种对重叠值普遍较小(NOik〈0.3),其余类型生态位种对重叠值为0-1.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