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65101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苜蓿霜霉病病原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学科分类
220.30;森林保护学
作者单位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甘肃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母体文献
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
2010(1)
页码
207-208
年份
2010
分类号
S435.4
关键词
苜蓿
霜霉病
病原
生物学特性
文摘内容
[目的]对天水地区苜蓿霜霉病病原及生物学特性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方法]在苜蓿生长季节, 观察和描述症状。采用悬滴法, 研究温度、pH值和营养液对孢子囊萌发的影响, 采用硫酸法控制小容器相对湿度测定湿度对孢子囊萌发的影响。[结果]经鉴定, 苜蓿霜霉病病原为Peronospora aestivalis Syd, 孢子囊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5—21℃, 最适温度为18℃; 孢子囊在相对湿度100%时的萌发率为5.56%, 相对湿度低于95%时不能萌发; 孢子囊萌发的适宜pH值为6.15~7.69, 最适pH值为6.91; 1: 5的苜蓿叶片汁液对孢子囊的萌发有较强的刺激作用。[结论]该研究为苜蓿霜霉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